【广州社区情怀】 荔湾区花地街道:花地古今韵,云服零距离

花地街道概览

 

花地街道,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地处荔湾中部,面积1.7平方公里。东南接冲口街道,南邻茶滘街道,西靠石围塘街道,东北与沙面街道、海珠区隔江相望。2011年户籍人口30,404人,常住人口37,506人(含外来人口18,118人)。现辖8个社区:明心路、民治、怡芳苑、新隆沙、小策、中市、大策、恒荔湾畔社区。

 

清光绪年间属番禺县茭塘司崇文社,民国时期先后属崇文区、芳村区公所。1987年成立花地街道(原属芳村街道),2005年划归荔湾区。

 

花地之名,芳名久传

 

“花地”一名由来已久。隋唐时期,花地一带地势低下,水网密集,人们修建土堰围护花田,形成堤堰曲折、花草繁茂的景象;南汉时期,达摩禅师在此建大通寺,信众为供养宝刹,在寺前垦土种植素馨花,逐渐形成大规模花田,因“埭”与“地”谐音,明末清初正式称为“花地”。

 

花地不仅是广州花卉的重要供应地,更是广州花市的发源地。明清时期,花地成为岭南盆景艺术发源地之一,盆景艺术繁荣,花农开始养观赏鱼,花卉、盆景、观赏鱼被称为“芳村三宝”。明代万历年间,花地出现“花园楼台数十,栽花木为业”的景象,清代时园林发展至30多处,以留芳园、醉观园等八大名园最为著名。

工商变迁,现代保护

 

在清代,花地因与广州十三行隔江相望,成为商贾休憩之地。花地河是西江、北江航船必经之地,大通港作为广州三大外港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见证了广州对外贸易的繁荣。当时的花地工商业已相当发达,涵盖了杉木、竹木、粮油、造船、皮革、火柴等多个行业。进入民国时期,花地的商业和工业继续发展,成为芳村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然而,日军侵占广州期间,花地的园林和工商业遭受了严重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花地的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同时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20世纪50年代,所存园林如醉观、留芳等合并为醉观花园,1983年辟为醉观公园。近年来,花地街道作为白鹅潭经济圈核心区,积极推动城市更新和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同时加强对历史名胜古迹的保护和利用,如大通烟雨井、康有为故居等,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

古迹遗址,休闲胜地

 

花地街道拥有众多古迹遗址,如同盛机器厂旧址、小蓬莱仙馆、大通烟雨井、明心书院旧址等。

 

其中,大通寺内的烟雨井(原龙霞井)因特殊气象现象成为宋元明清四朝羊城八景之一。井水与白鹅潭相连,传说扁担掉入井中会在白鹅潭出现。2008年考古发现证实其千年历史,出土大量珍贵文物。清末有“八大名园”,现仅醉观园复建为醉观公园。醉观园曾是清代的八大名园之一,历经战火和岁月的洗礼,如今已复建为醉观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花鸟鱼虫,购物回忆

 

广州花地湾花鸟鱼虫批发市场(越和花鸟鱼艺大世界)位于荔湾区芳村花地湾,紧邻地铁一号线花地湾站,占地10万平方米,曾是全球最大水族市场及观赏鱼销售中心,华南最大观赏鸟批发集散地,日均人流量超1万。2001年开业,2020年因地块开发停业,商户分流至花博园、佛山等地。市场分为水族区、红木区、宠物雀鸟区、工艺品区、园林园艺区和奇石区,各具特色,曾推动广佛地区花鸟鱼虫产业链发展。

艺术中心,鹅潭新秀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畔,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团队设计,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外形如停泊珠江的“文化巨轮”,寓意岭南艺术扬帆起航。该中心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广东文学馆于一体,于2024年4月28日启用,5月1日起免费开放。美术馆展出中外艺术家900余件作品,非遗馆以“榕树”为意象展示千余项岭南非遗,文学馆聚焦粤港澳台文学成就。中心还设有非遗剧场、文学小剧场及白鹅潭大舞台,定期举办专家导览、非遗时尚秀等活动,是展现岭南文化“双创”成果、推进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地标,获评“广州十大文化地标”。参观需分时段实名预约,地铁1/11号线芳村站可达。

便民服务,云端便捷

 

花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近期推出的“云坐席”服务是一项旨在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度和效率的创新举措。

 

1. 实施主体与来源​​

由花地街道办事处主导,通过技术赋能与资源整合,打造“云窗口+实体终端”的立体化服务网络

 

2. 服务模式创新

(1)​​“云窗口”与“云坐席”定义​​:

在实体政务大厅基础上,通过政务自助终端整合资源,利用5G视频、远程协助等技术将线下窗口转为线上“云窗口”。市民通过屏幕与“云坐席”人员实时连线,享受“一对一”手把手指导,实现“零跑腿”办事。

(2)技术支持​​:依托“政务晓屋”“政银自助终端一体机”等共享平台,复刻线下大厅的面对面体验,提升服务温度。

 

3. 服务范围与能力​

(1)业务覆盖​​:涵盖社保、医保、来穗人员服务、就业等138项高频事项

(2)人员配置​​:30名经过专题培训的“云坐席”骨干,确保沟通高效、业务熟练,提供“贴身服务”

 

4. 服务目标与成效

(1)通过精细化、智慧化手段,增强企业和群众的网办体验感、获得感及幸福感

(2)推动政务服务从“线下跑”向“云端办”转型,实现高效、便捷、有温度的服务升级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花地街道)

微信公众号:地图漫步

微信公众号:广州荔湾发布

微信公众号: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微信公众号:千年花地

微信公众号:千年花地

百度百科(广州花地湾花鸟鱼虫批发市场)

百度百科(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微信公众号:微社区e家通花地之约

 

图片来源:

微信公众号:广州荔湾发布

网易订阅

网易订阅

新浪网

广州日报新花城

您可能还会喜欢…

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欢迎留下对舜禹学堂想说的话。不论是对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想了解更多与自身相关的居家服务、或是想给予学堂支持与鼓励,以及有热忱想成为学堂中照耀民众的小太阳,都请不吝啬的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于工作日内尽快回覆您,谢谢!

Thank you! Your submission has been received!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while submitting the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