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禹台灣音樂課】遊戲開啟音樂理解——長者與五線譜的快樂對話

舜禹學堂在安家日照中心的樂譜學習音樂課邁入第三週,陳老師的課程設計也進入了全新階段:讓五線譜的學習變得更活潑、好玩。這週,他以節奏為主軸,帶領學員從聽覺與動作出發,邊玩邊學,進一步深化對五線譜的理解與應用。

課程一開始,陳老師先邀請大家認識幾種最容易辨識的節奏型態,例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與休止符。透過口訣與身體律動的搭配,他將長短音變成身體不同動作的節拍記憶,讓大家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節奏感。接著,他發下各式小樂器:鈴鼓、木魚、沙鈴、響板……讓每位學員都有機會參與節奏的創造與演出。

於是,在教室裡開始出現了整齊又興奮的節奏聲。透過實際操作樂器,長輩們不但加深對節奏符號的理解,也提升了參與感與成就感。

當大家熟悉節奏的規律之後,陳老師拿出今天的壓軸曲目——《森林狂想曲》,這首輕快、節奏鮮明的旋律最近十分受歡迎,立刻吸引了所有人。它的結構清楚、節奏有趣,能夠讓長者在熟悉節拍的同時,進一步學習閱讀五線譜中音符與節奏的配合。

課程的尾聲陳老師把全班分成兩組,分別負責主節奏與副節奏;再從中挑選三位「特派樂器」的學員——他們各自持有三種「重點提示」樂器,要在音樂的特定段落勇敢打出節奏提示,引導全體隊伍進行下一段演奏。

這樣的設計,讓原本只是認識五線譜的課程,瞬間變成了一場節奏遊戲。每位學員都精神一振,眼神亮了起來,等待著自己出場的時間。那種「輪到我了!」的期待感,讓人彷彿回到了童年打鼓遊戲的快樂時光。

這不只是音樂學習的延伸,更是認知功能與社會互動的綜合訓練。在節奏與團隊遊戲中,長者需要聆聽、判斷、等待、執行,這些對大腦來說,正是一種極有益的刺激。

陳老師說:「他們不只是學習閱讀五線譜,也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參與音樂、大家享受在一起發出聲音的時光,是音樂帶來的禮物。」

No items found.

您可能有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