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社区情怀】 越秀区人民街道:海珠广场景观优美,社工服务温情周到

海珠广场:广州的珠江明珠与历史见证者

 

位于越秀区起义路1号的海珠广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广州市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地点。占地面积约3.5公顷的海珠广场,不仅见证了广州城市历史的变迁,更承载着无数市民与游客的共同记忆。

 

海珠广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当时这里是城外的蔬菜、水果集市,俗称“菜栏”和“果栏”。20世纪30年代前后,这里逐渐成为了居民聚居地。

 

1938年,日军空袭广州,海珠广场附近的五仙门发电厂和海珠桥成为日机轰炸的重点,附近一带的民居被大量炸毁,是当时市内受破坏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无暇顾及这一地区的清理和重建,该区杂草丛生,垃圾如山。1949年10月14日,国民党军队在撤出广州之前炸毁了海珠桥,爆炸的破坏力令海珠广场一带更加破败。

 

1949年10月14日下午,解放军从多个地点进军广州,当晚解放全城。为恢复珠江南北交通,广州市政府迅速抢修海珠桥,于1950年底恢复通车。之后,政府清理了海珠广场的废墟和垃圾,拆除残破建筑,使该区域变得宽阔整洁。随后,广州市政府开始规划广场建设。

 

1951年,为改善交通和绿化环境,先修建西广场,因其毗邻海珠桥和古代的海珠石而得名。随后,东广场也相继建成,1954年海珠广场正式对外开放,北侧还建有广州解放纪念碑,以纪念广州的解放。

 

1958年,广场经过重新规划,集交通、休闲和商业文化功能于一身。当时,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在广场北建成,至1973年举办了29届广交会,使海珠广场闻名全国。

 

随着地铁的发展,海珠广场再次改造。改造后,广场南侧拥有江景空间,草坪和大树营造宜人环境,绿化率高达60%。西广场结合地铁设半下沉式,使游客能穿越海珠桥。设计保留广场特色,并加入新元素,如“珠海丹心”雕塑和环形水幕,形成“江畔明珠”新景观。

 

 

广州解放纪念像:羊城八景与广州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纪念广州解放10周年,1959年海珠广场中央设立了广州解放纪念雕像,由尹积昌创作,形象为肩挎小米袋的解放军战士,后因历史原因被拆除。

 

1979年重建,1980年落成,由潘鹤、梁明诚创作,为花岗岩石雕凿,形象为肩背小米袋的解放军战士,形象庄重。雕像与叶剑英的题词“一九四九年十月十四日解放纪念”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印章一同构成广州的重要名片。

 

海珠广场及其雕像在1963年和1982年的羊城八景评选中,均以“珠海丹心”之名入选。

 

201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越秀区对海珠广场进行品质提升,打造为粤港澳美丽湾区的“城市客厅”。

 

从海珠桥开始,从南往北分别为海珠广场、广州市政府、中山纪念堂一直到中山纪念碑,长达12公里,作为广州的中轴线,是广州历史脊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街道:地区概况与历史沿革

 

海珠广场坐落于越秀区人民街范围内。

 

人民街道地处越秀区的西南部,其东边从北京路开始,与珠光街道相接;西边则延伸至人民南路,与荔湾区相邻;南边紧邻珠江,与海珠区隔江对望;而北边则依靠大德路和高第街,与光塔街道和北京街道相邻。整个街道的辖区总面积为1.51平方千米。

 

人民街道的名字来源于其辖区内的人民路。

 

在明清时期,这里属于南海县的管辖范围。而到了民国十年(1921年),它成为了广州市太平区的一部分。1950年,太平街道成立,并先后隶属于太平区和中区。自1960年起,它开始隶属于越秀区。1960年,这里成立了太平人民公社,但到了1961年,它又恢复了太平街道的名称。到了1968年,太平街道被更名为人民街道。

 

人民街道下辖15个社区。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人民街道的人口数量达到了5.03万人,在越秀区各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上位列第10位。

 

 

人民街社工站:居民的温情守护者和社区的治理新力量

 

人民街社工服务站,现由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承接运营。

 

该社工站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坚守“党建引领、专业服务、多方联动”的核心价值,灵活运用个案工作、小组活动、社区活动和家访等多种服务方法,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全面的社工支持。

 

服务内容广泛覆盖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新来穗人员以及志愿者等多个群体,不仅提供了包括社区党群服务、文化传承、社区融合等基础服务,还创新推出了青少年反欺凌、生涯规划、农村儿童性教育以及公共问题介入等特色项目。这些服务不仅有效满足了居民的实际需求,更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了重要力量。

 

电话:020-81878702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新路257号210室

微信公众号: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海珠广场)

广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南方plus

百度百科(人民街道)

博雅地名分享网

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

 

图片来源:

羊城派

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

您可能还会喜欢…

Leave your valuable comments

Please feel free to leave your comments about Sunyu Academy. Whether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home services that are relevant to you, want to give your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to Sunyu Academy, or have a passion to be the sunshine that shines for the people at Sunyu Academy,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leave a message! We will get back to you as soon as possible within the working day, thank you!

Your submission has been received!
Something went wrong while submitting the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