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街道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北部,东接广州大道中与天河区相邻,南临东风东路、天河路,与农林街道和梅花村街道相连;西至执信南路、先烈南路等路段,毗邻华乐街道;北抵广九铁路及内环路永福路段,与登峰街道和天河区接壤。
该街道总面积3.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约11万,常住人口约9.3万,下辖永福、科苑、永泰等15个社区。
明清两代,属番禺县鹿步司。民国十年(1921年),划入广州市管辖。1950年,成立黄花岗乡,隶属广州市郊区,1952年划入广州市东区管辖,改称黄花岗街道。1960年代,黄花岗街道与农林街道合并成立农林公社,后于1961年析置回黄花岗街道。2005年随东山区并入越秀区至今。
黄花岗街之名,源自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
1911年4月27日,即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的旨在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起义不幸失败。此后,72位壮烈牺牲的勇士遗骸被安葬于广州东北郊。为纪念这些英勇的烈士,同盟会成员潘达微在《平民报》及《七十二行商报》上发布通告,将烈士墓地命名为“黄花岗”,这场起义也随之被称为“黄花岗起义”。1912年,为缅怀先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长眠之地被扩建为庄严的烈士陵园,而昔日先烈们艰难行进所经的泥泞小径,则被拓宽为宽阔的道路,并赋予了“先烈路”这一富有纪念意义的名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亦称黄花岗公园,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
1912年,广州军政府拨款十万,于原址之上兴建陵园,以纪念七十二烈士(实为86名)。孙中山先生亲植青松,并题写“浩然正气”,彰显英烈风骨。此后,陵园历经多次扩建,最终安息着喻培伦、林觉民等86位有名有姓、事迹可考的烈士。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加强对陵园的保护与建设,修筑围墙,整治环境。1961年,陵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至1986年间,政府两次拨款修缮,使其重现辉煌,并于1986年荣获“羊城新八景”之誉,名为“黄花浩气”,成为缅怀先烈、传承精神的重要之地。
广州动物园始建于1958年,占地42公顷,年迎客近400万,是国内动物种类与数量均居前列的城市动物园,荣获全国十佳动物园称号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认证,与北京、上海动物园齐名,并称全国三大动物园。其前身为1928年创建的永汉公园,初占地2.2公顷,展动物60余种200余头。新中国成立后,为丰富市民生活,市政府将其扩建并更名为广州动物园,历经发展,终成今日之规模。
多年来,广州动物园始终保持着亲民的20元门票价格,深受广州市民喜爱,成为他们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兴起,园内的两位明星大熊猫——“雅一”与“星一”,以其融入本地生活、仿佛能听懂粤语的独特魅力,以及它们活泼可爱、擅长“迎客”的逗趣表现,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网红”大熊猫。
黄花岗街社工服务站由越秀区民政局、黄花岗街道办事处和广州市中大社工服务中心三方合作建立,依托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借助社工站这一平台,专注于为特定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排忧解难,提升其应对挑战的能力;同时,促进社区家庭间的互动与分享,强化家庭教育与生活的支持体系;构建社区参与机制,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引导其关注并投身于社区事务与发展中。服务站全面覆盖党建引领、重点项目推进、家庭关怀、青少年成长、长者照护及垃圾分类特色项目等六大服务领域,旨在共同打造一个充满支持与参与的和谐社区。
地址:区庄村47号黄花岗街文化站(黄花岗区庄地铁站E出口附近)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2:00,13:30-18:00 (节假日除外)
社工站红棉热线(24小时接听):(020)66600999、18929589631
资料来源:
图片来源:
Please feel free to leave your comments about Sunyu Academy. Whether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home services that are relevant to you, want to give your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to Sunyu Academy, or have a passion to be the sunshine that shines for the people at Sunyu Academy,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leave a message! We will get back to you as soon as possible within the working day,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