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Link

【香港社區情懷】三聖邨:漁港風貌與社區共融的見證

 

三聖邨(Sam Shing Estate)位於屯門新市鎮東南部的三聖墟,1980年正式入伙,是香港公共屋邨的代表之一。邨名取自鄰近的三聖廟,而它的存在更與本地漁民息息相關。1970年代,屯門發展急速,大規模填海令傳統漁港逐漸消失。為了安置上岸的漁民,政府選址於青山灣畔興建三聖邨,讓漁民告別水上人家,開始在陸地上安居。屋邨的樓宇命名都與漁業有關,寄託着居民對「風調雨順、魚蝦滿艙」的美好祝願。

 

地名與文化:三聖廟的守護

 

三聖邨的名字與「三聖廟」密不可分。這座位於麒麟崗的廟宇建於1921年,主祀儒、佛、道三教先師:孔子、釋迦牟尼與太上道祖,象徵不同文化的共融。2009年,三聖廟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成為區內珍貴的文化資產。廟旁的麒麟崗公園內,至今仍保留一塊巨石,碑文記錄了「填海之前的海岸線」,提醒着後人屯門從漁村轉型新市鎮的歷史變遷。

 

社區核心:三聖商場與冬菇亭回憶

 

三聖邨的生活核心是三聖商場。商場於1980年隨屋邨落成而啟用,2005年由領展接管,並於2018年翻新。雖然現時商場規模不大,但仍設有餐館與零售店舖,如U購Select、酒家及川菜館等,滿足居民的日常需要。早期邨內還有冬菇亭,售賣街坊最愛的地道美食,後來部分改建成康樂設施。對於許多居民來說,這些空間不單止是買餸食飯的地方,更是日常交流與情感聯繫的重要據點。

 

教育起步:培養下一代的根基

 

三聖邨落成初期,已設有配套教育設施。1980年創辦的天后中英文幼稚園,以及1981年成立的救世軍三聖幼兒學校,成為區內不少孩子的啟蒙地點。這些校舍不僅是教育空間,更是居民之間建立連結的橋樑,許多家長因此互相認識、建立友誼。學童的笑聲,也成為社區裡最溫暖的樂章。

 

保育與傳承:導賞團的社區實踐

 

近年,三聖邨積極推動文化保育。2019年至2020年,「不朽傳耆」在屯門區議會及仁愛堂資助下,舉辦了《導.賞屯門》計劃,培訓長者與青年成為導賞大使,帶領居民與遊客認識三聖墟、青山灣的漁港歷史。計劃中創作的《三聖巨石傳說》,以故事形式連結不同世代,讓長者的生活智慧與青少年的創意互相交織,體現「長幼共融」的精神,也為三聖邨增添文化深度。

 

海鮮街的活力:屯門的美食地標

 

提起三聖邨,必定會聯想到「三聖海鮮街」。沿着海鮮街走入,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海鮮檔,魚、蝦、蟹、貝類、龍蝦、鮑魚等活口海產琳琅滿目。遊人可即場購買,再交由附近餐廳烹調,享用最鮮甜的海味。這裡的特色不僅在於食材新鮮,還因為鄰近碼頭的小艇,有些甚至提供即製粉麵,為旅客帶來獨一無二的體驗。三聖海鮮坊不僅是屯門的飲食地標,更是香港漁港文化延續的象徵。

 

青山灣海濱長廊:社區的療癒空間

 

三聖邨鄰近的青山灣海濱長廊,是區內居民與遊人休閒的好去處。沿着海岸漫步,海風輕拂,視野開闊,讓人瞬間放鬆心情。許多居民喜歡在晚飯後到此散步,或與家人一同欣賞日落美景。對於外來的遊客來說,這裡更是一個「隱世打卡點」,既能享受海鮮街的美食,又能體驗自然的寧靜之美。

 

社福支援:關懷長者的社區力量

 

三聖邨除了承載居民的日常生活外,亦有完善的社會服務配套。仁愛堂於邨內設立吳金玉紀念長者鄰舍中心,為區內長者提供康樂、社交、義工與護老者支援等服務。中心鼓勵長者參與義工活動,實踐「助人自助」,同時透過健康檢查、輔導、興趣小組,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這些服務讓長者在熟悉的社區裡獲得支援,安享晚年,也加強鄰里之間的連結。

 

三聖墟與漁港情懷

 

三聖邨對面便是三聖墟,因三聖廟而得名。這裡保留了不少昔日漁村風情,特別是海鮮市場,更吸引許多遊客專程到訪。漁民將活魚、鮮蝦帶到市場,遊客買下後即送往鄰近餐廳烹煮,這種「現買現煮」的模式,既新鮮又獨特。即使在都市化快速發展的香港,三聖墟依然散發着傳統漁村的質樸味道,是許多人心中的「隱世寶地」。

 

區內社福機構聯絡資料:

 

📍 仁愛堂吳金玉紀念長者鄰舍中心

地址:屯門三聖邨豐漁樓地下第2號亭

電話:2452 2790 / 2452 2603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六 08:30–17:00(周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三聖邨

民政署三聖墟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三聖邨

民政署三聖墟

留下您寶貴的意見

歡迎留下對舜禹學堂想說的話。不論是對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想了解更多與自身相關的居家服務、或是想給予學堂支持與鼓勵,以及有熱忱想成為學堂中照耀民眾的小太陽,都請不吝嗇的留言告訴我們!我們會於工作日內儘快回覆您,謝謝!

Thank you! Your submission has been received!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while submitting the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