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總是不乏亂不堪的雜物屋,總是不肯丟棄舊物而又不斷拾荒式地帶更多廢品回家,最後導致家中凌亂不堪,衛生條件極差最後演變成「垃圾屋」。精神科醫生指出這些行為,都有可能與囤積症有關。
在2021年的人口普查中,香港有約16.8萬個只有長者居住的家庭住戶,佔所有家庭住戶的6.4%。這些家庭住戶中,有約3.5萬個與外籍家庭傭工同住,佔20.8%。這些數據顯示,有不少長者是獨居,可能缺乏社交或家庭支援,容易出現囤積行為。
張婆婆是一名獨居長者,自身遭受囤積問題而不自知,對生活感到無助,並希望尋求解決之道。
「我今年68歲,已退休多年。我老公去世後,我就一個人住喺呢間細細間嘅公屋單位。我冇仔女,親戚朋友都唔多聯絡我。我平時除咗去街市買野食之外,就係喺屋企睇電視或玩手機。我唔係好識同人講嘢,所以都冇乜社交活動。
我自己覺得我冇乜問題啦,但係我樓下嘅鄰居就成日投訴我。佢話我屋企太亂,有時會有蟲或臭味,影響佢嘅生活。佢甚至叫咗社工上嚟睇我,話我有囤積症,要我清理屋企。但係我唔覺得自己有囤積症啊,我只係覺得呢啲物品都好有用或者好有價值,唔捨得丟。例如呢啲舊雜誌、舊衫、舊玩具、舊電器等等,都可能有一日會用到或者賣到錢。而且呢啲物品都係我嘅回憶,每一樣都有佢嘅故事。如果我將佢哋丟咗,就好似將自己嘅一部分丟咗咁。
我真係唔知點算好,我唔想同鄰居起衝突,但係我又唔想放棄自己嘅物品。我覺得自己好無助,好想有人可以幫到我。
直至我遇到舜禹嘅職員,佢向我介紹咗救世軍「“掃”心事」計劃,呢個計劃係一個為囤積行為人士提供社區支援的計劃,呢個計劃可以幫到你以跨專業協作模式及外展手法,為你提供全面協助,包括心理輔導、家居清理、物資處理、社區教育等。通過呢個計劃,你可以學習如何管理你嘅物品同埋情緒,如何改善你嘅生活質素同埋安全,如何增加你嘅社交支援同埋自信心。
最後,我喺舜禹嘅職員說服下決定參與救世軍「“掃”心事」計劃,舜禹職員仲陪同我去區內嘅長者中心,同社工提出轉介申請,我十分感謝舜禹職員嘅介紹同協助。」
根據專家的分析,長者囤積問題可能與一些精神疾病有關,如抑鬱症、強迫症、思覺失調或認知障礙症。這些疾病可能影響患者的情緒、思維、判斷或記憶,使他們難以處理或放棄物品。長者囤積問題也可能與個人的生活經歷有關,如獨居、獨身、與家人關係不好、有囤積家族史、在雜亂無章的家庭成長等。這些經歷可能造成患者缺乏安全感、孤獨感或自我價值感,使他們通過囤積物品來獲得滿足或安慰。此外,長者囤積問題也可能與個人的性格特徵有關,如完美主義、優柔寡斷、執着或固執等。這些特徵可能使患者對物品有過度的情感依戴、責任感或罪惡感,使他們不願意或不敢丟棄物品。
🔹 喜歡購物的患者,購物前想清楚,思考一下有關東西是「想要」定「必要」,是否生活必需品,最好不要即日購買,可待一晚先想清楚。
🔹 學習「斷捨離」概念,意思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事物,脫離對物質的執着,例如考慮將物品轉贈有需要人士,幫助別人,或作循環回收,這樣做也很有意義。
🔹 為即將捨棄的物品拍照留念,以另一種形式進行保存。
🔹 學習管理壓力,例如透過做運動、瑜伽或其他喜歡的方法減壓,避免透過瘋狂物或囤積物件作心理寄託。
🔹 家人不宜私下清理患者的物品,以免令他們感到受傷害、出現憤怒或沮喪情緒,或會令雙方關係破損。
如果你或身邊的老友記有任何生活上的疑難,不妨與我們舜禹聯絡,我們樂意當長者們的後盾。支援囤物者服務詳情請點擊下方連結:
You are welcome to leave your comments about Sunyu Academy. Whether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home services that are relevant to you, or want to give your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to Sunyu Academy, as well as your passion to be the sunshine of Sunyu Academy,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leave a message! We will get back to you as soon as possible within working days,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