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Resources

🟣[舜禹香港] 你知唔知樓都可以變月入?安老按揭申請條件+流程一次講清安老按揭計劃資訊介紹
常見問題: 1.如果長者申請安老按揭後會唔會失去「綜緩」或者「長者生活律貼」資格? 長者生活津貼受助人申請安老按揭計劃 長者生活津貼受助人的申請了物業安老按揭計劃(即「逆按揭」)下所得每月定額收入款項可獲豁免計算為入息。但如長者選擇一筆過領取逆按揭款而且將這筆款項存入銀行的話,就被視作銀行存款需計入資產。 (筆過領取大額年金,只要資產總值不超出長者生活津貼下,所規定資產上限,長者仍繼續領取長者生活津貼,不受影響。) 綜援受助人申請安老按揭計劃 綜援人士若申請安老按揭其收取的年金卻被視為收入,款項將會計入入息中,並因此可能影響長者領取綜援的權利。須在綜援金中扣除綜援人士應在申請安老按揭前對此作仔細考慮。 2. 申請人可否選擇的一筆過領取大額年金後,可再選擇每月領取年金嗎? 可以,如果借款人提取的一筆過貸款金額越高,其後的每月年金則會相應地越少;如果所提取的一筆過貸款已達金額上限,長者將不會再有任何每月年金。 備註:每次轉換領取年金方式,銀行都會向長者收取手續費。 3. ✅ 安老按揭適合哪些人? 這項計劃特別針對有物業但缺乏現金流的退休人士,讓他們可以在毋須賣樓、毋須供款的情況下,穩定獲得生活費用。以下是幾類最適合申請人士: 1️⃣ 已退休、收入有限,但擁有自住物業 如已無穩定工作收入,但擁有私樓、資助房屋等物業,且不想賣樓搬家,安老按揭可讓物業變現,產生穩定現金流。 2️⃣ 子女經濟獨立,不依賴遺產 若子女已有自身生活基礎,對物業傳承並無強烈需求,長者可安心動用物業換取年金,用於提升生活質素。 3️⃣ 希望提升退休生活質素 例如希望享受更好的膳食、娛樂、旅遊、或改善家居設備,卻苦無資金,安老按揭可補足退休理財的缺口。 4️⃣ 重視居住穩定,不願離開熟悉社區 對許多長者而言,搬家是情感與心理上的壓力。安老按揭毋須搬離原居所,保障「住到百年歸老」的居住權利。 5️⃣ 長期醫療/護理支出壓力大 若面對長期藥物、看護或照護服務開支,按月領取年金可大大減輕財務負擔,亦可申請一筆過貸款應付突發醫療費用。 ⚠️ 不適合申請安老按揭的情況 以下情況的長者應三思或考慮其他財務安排: ❌ 有穩定收入或可觀儲蓄 若本身已具備足夠現金流,則毋須抵押物業獲得年金,可保留資產完整性。 ❌ 強烈希望將物業完整傳承給下一代 安老按揭將來可能需要出售物業清還貸款,若家庭價值觀重視「留樓比仔女」,或子女有居住需求,應慎重考慮。 ❌ 對物業升值有高度預期 若物業具發展潛力或位處熱點地段,長遠出售或出租回報可能高於安老按揭提供的年金回報。 ❌ 具備投資能力、可獲更高回報 對於理財知識豐富、有能力管理基金、債券或股票等資產的退休人士,安老按揭未必是最具回報的選項。 查詢: 2536 0833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現段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安老按揭計劃https://www.hkmc.com.hk/chi/our_business/reverse_mortgage_programme.html 新聞:2025年上半年安老按揭190宗登記 按年同期減少1成半 https://ps.hket.com/article/3976389/%E4%B8%AD%E5%8E%9F%E6%8C%89%E6%8F%AD%EF%BC%9A2025%E5%B9%B4%E4%B8%8A%E5%8D%8A%E5%B9%B4%E5%AE%89%E8%80%81%E6%8C%89%E6%8F%AD190%E5%AE%97%E7%99%BB%E8%A8%98%20%20%E6%8C%89%E5%B9%B4%E5%90%8C%E6%9C%9F%E6%B8%9B%E5%B0%911%E6%88%90%E5%8D%8A 圖片來源: Gpt
🟣[Sunyu Hong Kong] The Rise of a New Silver Hair Force: From Bazaars and Guided Tours to Smart Living, Elderly Become Community Protagonists! Silver Hair Economy Community Information
銀髮經濟,新經濟力量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持續,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預測2043年,平均每三名港人便有多於一人是長者,這亦帶來無窮的銀髮商機。去年施政報告宣布成立「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擔任組長的特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昨日與相關政策局官員公布,就促進「銀色消費」、發展「銀色產業」、「銀色品質保證」、「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以及釋放「銀色生產動力」5個範疇合共推出30項措施,包括推出「老友記·食好啲」行動,料逾百間食肆響應為長者提供優惠,並會增加適合年長人士的工作機會,以及開發跨境養老保險產品。卓永興引述政府經濟顧問辦公室統計,去年本港60歲或以上人士消費額達3,420億元,佔本地生產總值約11%,估計10年後可增至4,960億元,相信推出一系列措施後,每年消費額將有5%可觀增長,經濟效益約170億元。 社評:銀髮經濟崛起,台灣社會的新契機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已突破總人口的五分之一,「銀髮經濟」不再只是社會學術語彙,而是逐漸成為驅動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這場人口結構的劇烈變化,雖然帶來了勞動力短缺與社福壓力,但也孕育出前所未有的商機與創新契機。 銀髮族群擁有穩定的退休金、豐富的生活經驗與日益提升的健康意識,他們不再是被動接受照顧的角色,而是積極參與消費、旅遊、學習與社交的主體。從健康照護、長照服務、智慧居家設備,到熟齡旅遊、樂齡教育與金融規劃,銀髮經濟涵蓋的範疇廣泛,正逐步改寫企業的產品設計與服務模式。 然而,銀髮經濟的發展不應僅止於商業層面,更應回應社會公平與尊嚴的議題。政府與民間需攜手打造一個「高齡友善」的社會環境,包括無障礙設施、數位包容、社區支持系統等,讓長者能夠安心老化、活躍生活。同時,也應鼓勵高齡者再就業、志工參與與終身學習,讓他們的智慧與經驗得以延續,成為社會的資產而非負擔。 銀髮經濟不只是因應人口老化的策略,更是重新定義「老年」的契機。在這場人口轉型的浪潮中,台灣若能善用銀髮族的潛力,將有機會打造一個更包容、更有韌性的社會。銀髮經濟,不只是銀髮族的經濟,更是全體社會的未來 建議:銀髮新勢力💪:手藝、市集、導賞團,長者變身社區主角! 以下是長者地區中心推動銀髮經濟的三項具體建議,著重在結合社區資源、提升長者參與度與創造經濟價值: 1. 銀髮技能工作坊 開設手作、烹飪、園藝等課程,鼓勵長者創作並參與社區市集,創造收入與成就感。 2. 銀髮導覽志工 培訓長者擔任社區導覽員,結合在地文化與觀光,促進社會參與與跨世代交流。 3. 智慧健康示範點 導入智慧設備並提供數位課程,提升長者生活品質,促進科技與銀髮產業結合。 社區資源介紹|長者再就業資源介紹<按此了解>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171 香港人口老化速度驚人,不少長者選擇「不退休」,繼續在職場中發揮所長。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65歲或以上長者的勞動參與率已上升至14.6%,相比2011年的6.0%幾乎翻倍。這個數字反映出,長者工作並非為了勉強生計,更多是源於一份想與社會保持聯繫、發揮餘熱的心願。 為了配合這種趨勢,香港政府積極推出多項支援中高齡人士就業的政策。其中包括「中高齡就業計劃」,為僱主聘用40歲或以上失業人士提供在職培訓津貼,對於65歲或以上的長者,津貼更高達每月5,000元,最長可達12個月。計劃亦強調僱主要提供合適培訓,讓年長求職者能夠適應新工作環境,重拾信心。 此外,最新推出的「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於2024年7月15日起開始接受申請。只要完成連續6至12個月全職工作,便可獲得最高20,000元的津貼(兼職則按比例發放)。計劃亦設有職位配對及就業後支援,協助長者重新投入社會、適應職場節奏。 社區資源介紹|香港仔坊會「臨時求職經濟援助」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137 隨着中高齡人士的失業問題日趨嚴重,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轄下就業服務於2021年4月至2024年3月推行「鑽出『耆』職」計劃,為面對經濟困境之50歲或以上人士,提供就業支援服務,以協助他們重投勞動市場。 社區資源介紹|長者科技學習社區資源<按此了解>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192 根據政府統計,近九成(90.7%)65歲及以上長者已擁有智能手機,超過六成會使用電腦。他們其實有意願投入,但缺乏支援。這些人中很多住在公共房屋或舊區,對於智慧城市的各式應用(如醫療預約、銀行轉帳、公共交通等)仍感到力有不逮。為此,「友智識」系列社區資源應運而生。 社區資源介紹|自在人生自學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hkmu.edu.hk/lipace/tc/cbmp/ 此計劃提供面授、電台與網上三種學習模式,靈活應對長者或成年人的生活節奏。課程範圍涵蓋:人際溝通、理財保險、創業經營、健康護理、語言表達、科技應用、生活智慧、藝術文化等領域,讓學習不再受年齡、背景、學歷限制,只要有心,就能隨時報讀,進行「活式」學習。 報讀方式亦相當方便:透過網上系統或親身協辦機構報名,可以使用信用卡、網上繳費靈,並可申請助學金為學習減壓。初級學生能獲頒證書,展現自信;進階課程更有文憑級別選擇,逐步提升自己。 社區資源介紹|賽馬會「a 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按此了解> https://ageathome.hk/zh/about-overview/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社聯主辦的**「賽馬會 a 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是一項一站式樂齡科技先導計劃,旨在加強長者對樂齡科技的認識與應用,提升他們於家居中安老的能力與自信。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現段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長者再就業資源介紹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171 香港仔坊會「臨時求職經濟援助」計劃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137 長者科技學習社區資源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192 自在人生自學計劃 https://www.hkmu.edu.hk/lipace/tc/cbmp/ 賽馬會「a 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 https://ageathome.hk/zh/about-overview/ 圖片來源: Gpt
🟣[Sunyu Hong Kong] What are the odds of Hong Kong elders going north to retire? Cross-border Welfare Information
[舜禹香港] 香港長者北上養老有幾著數?跨境福利資訊介紹 近10萬港長者移居廣東養老,但跨境福利使用率偏低? 愈來愈多市民選擇退休後移居廣東省養老,跨境長者福利措施受到關注。立法會新一份《數據透視》指,截至2024年中有9.96萬65歲或以上香港長者定居廣東省,人數10年間增加40.5%。文件回顧不同跨境長者福利服務使用情況,當中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參與人數最新為417人,而跨境使用醫療券金額僅佔總醫療券申領金額1.2%。此外,供移居廣東省的合資格長者領取高齡津貼及長者生活津貼的廣東計劃參與率僅2%,而福建計劃參與率更只有0.2%。 社評:北上養老成趨勢,政策支援須加強 近年,選擇移居廣東退休的香港長者人數持續上升,根據政府數據,已有近十萬名長者「北上養老」,享受生活成本較低、空間更寬敞、醫療配套完善的退休生活。然而,這股北上潮背後,其實亦折射出香港本地長者照顧政策的不足與挑戰。 不少北上長者表示,香港生活昂貴、居住空間狹小,即使有長者津貼與社區服務,日常生活仍感吃力。相比之下,內地城市如深圳、東莞的退休社區不但房價低廉,醫療設施近年亦逐步提升,加上兩地高鐵與地鐵接駁方便,讓不少港人選擇在鄰近城市安享晚年。 然而,長者北上後的醫療支援與福利轉移制度卻未臻完善。目前長者醫療券、長者津貼等在內地使用仍有不少限制,令部分長者「人已北上,福利仍留港」,甚至需長途跋涉返港覆診。此外,與內地醫療體系的協作與認證機制仍存不確定性,影響長者實際受惠程度。 香港政府若真心希望讓長者「安老在所願」,必須積極推動跨境安老政策的制度化,例如擴大醫療券跨境使用範圍、簡化長者津貼續領程序,並加強與粵方在安老配套上的合作。讓選擇留港或北上的長者都能獲得同樣尊重與照顧,是一個公平社會應有的態度。 建議:打破疑慮:北上養老四大保障建議 ✅ 醫療保障 🔷擴展醫療券適用至更多內地醫療機構 🔷建立港內外醫療紀錄互通系統 ✅ 福利可攜性 🔷長者津貼可遠程續領,無需返港辦手續 🔷優化醫療券與社會保障續領流程 ✅ 跨境支援 🔷設「大灣區港人長者支援站」提供協助 🔷資助社福機構於內地設分站,延續港式照顧 ✅ 心理與法律保障 🔷推行「跨境法律與福利教育」解答疑慮 🔷鼓勵子女探訪與社區互助,減少孤獨感 政府應以「一地兩照顧」為目標,讓北上長者獲得與本港相近的福利與尊嚴,真正做到「安老在所願」。 而近年,粵港兩地政府亦積極推出一系列跨境福利措施,協助長者在內地同樣享有基本保障與照顧。以下從交通優惠、津貼補助、醫療服務到安老院舍安排,香港長者在廣東省可享有一些實際支援與生活便利。 交通 社區資源介紹|免費搭深圳地鐵<按此了解> https://www.bayarea.gov.hk/gbais/tc/info/travel/travelling-by-public-transport/ 長者在港可以享有2蚊乘車優惠,而香港長者在內地亦同樣享有交通津貼。深圳市近年推出了長者乘車優惠,無論來自何地,只要年滿60歲的旅客,均可在深圳地鐵免費乘坐。只需選擇專用通道,出示回鄉證,即可直接免費進站乘車。 社區資源介紹|免費搭巴士<按此了解> https://www.bayarea.gov.hk/gbais/tc/info/travel/travelling-by-public-transport/ 香港長者在深圳搭乘公交車也可以享受免費待遇,只需在上車時,將深圳頤年卡或港澳居民居住證刷公交車的讀卡機,即可免費乘車。 長者到這9個內地城市免費搭車?即睇乘車優惠、申請教學<按此了解> https://hk.news.yahoo.com/%E9%95%B7%E8%80%85-%E5%85%A7%E5%9C%B0-%E5%85%8D%E8%B2%BB%E6%90%AD%E8%BB%8A-%E4%B9%98%E8%BB%8A%E5%84%AA%E6%83%A0-%E7%94%B3%E8%AB%8B%E6%95%99%E5%AD%B8-010043287.html 福利津貼 社區資源介紹|高齡津貼(廣東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1823.gov.hk/tc/faq/what-are-the-eligibility-criteria-of-guangdong-scheme-fujian-scheme-what-is-the-amount-of-assistance-payable 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廣東計劃同樣為高齡香港居民設立了高齡津貼。不需經濟狀況審查,只要年滿70歲並符合相關規定,香港居民即可申領。每月津貼金額為1,620港元。長者在每一個付款年度內廣東累計居住滿60天,就可以領取全年的津貼。 社區資源介紹|長者生活津貼(廣東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1823.gov.hk/tc/faq/what-are-the-eligibility-criteria-of-guangdong-scheme-fujian-scheme-what-is-the-amount-of-assistance-payable 除了高齡津貼,還有為 65 歲以上有經濟需要的香港長者推出了「長者生活津貼」。申請人需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等相關規定才能獲得資助,每月資助額為4,195 港元。 社區資源介紹|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socsecu/comprehens/portableco/ 合資格的長者在選擇到廣東或福建省養老時,可以繼續每月領取現金援助及年度補助金,確保他們的生活資助。 醫療 社區資源介紹|醫療券<按此了解> https://www.hcv.gov.hk/files/pdf/EHVGBAPS_Leaflet_Traditional_Chinese.pdf 為進一步提升香港退休人士在大灣區內的醫療保障,香港政府於 2024 年 2 月 19 日推出了「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除了過往有2間恆常服務機構外,新增 7 間醫療機構被納入試點範圍,包括 5 家提供綜合服務的醫療機構和 2 家牙科醫療機構。這些機構將接受香港長者使用醫療券支付在深圳的門診醫療和牙科服務費用。 只需出示有效的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並簽署同意書,即可在當日接受的門診或牙科服務中使用醫療券支付費用。該計劃預計將於今年第三季起在各試點機構陸續啟動。 安老院 社區資源介紹|廣東安老院舍照顧服務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socsecu/comprehens/portableco/ 廣東安老院舍照顧服務計劃旨在為香港長者提供更多安老院選擇,並透過政府全額資助長者的住宿費用。計劃已於2025年新增四家認可的安老院,包括江門、佛山和深圳,為參與長者提供更多服務選擇。 資料來源: 免費搭深圳及公交地鐵 https://www.bayarea.gov.hk/gbais/tc/info/travel/travelling-by-public-transport/ 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https://www.swd.gov.hk/tc/pubsvc/socsecu/comprehens/portableco/ 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https://www.swd.gov.hk/tc/pubsvc/socsecu/comprehens/portableco/ 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 https://www.1823.gov.hk/tc/faq/what-are-the-eligibility-criteria-of-guangdong-scheme-fujian-scheme-what-is-the-amount-of-assistance-payable 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 https://www.hcv.gov.hk/files/pdf/EHVGBAPS_Leaflet_Traditional_Chinese.pdf 圖片來源: GPT
🟣[Sunyu Hong Kong] 50% Discount on Electricity Charges for Age 60 or above? CLP and HEC have it! CLP and HEC Elderly Concessionary Tariffs Application Guidelines
香港家庭平均每月$500電費住宅電費佔比近三成!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香港住戶的電費開支在過去幾年有所變化。2019/2020年的統計顯示,香港住戶每月平均電費開支約為$500至$600港元。電費主要由基本電價和燃料調整費組成,其中燃料調整費的波動較大,主要受全球能源價格影響。住宅用電量佔總用電量的約27%,商業用電量佔66%,工業用電量佔7%。這些數據顯示了香港住戶在電費上的支出情況,反映出電費在家庭開支中的重要性。 建議:長者地區中心節能講座:教你如何有效使用電器‍香港長者地區中心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教導長者節省電力開支,以下是一些建議: 舉辦節能講座:定期舉辦節能講座,邀請專家講解如何有效使用電器、節約用電的方法以及最新的節能技術。 發放節能手冊:製作簡單易懂的節能手冊,內容包括如何選擇節能電器、正確使用空調和照明設備等。 示範節能技巧:在中心設立節能示範區,展示如何正確使用電器以節省電力。 提供個人化建議:安排專人為長者提供個人化的節能建議,根據他們的生活習慣和家庭情況,提出具體的節能措施。 推廣政府及電力公司的節能計劃:向長者介紹政府及電力公司提供的各種節能計劃和補貼,幫助他們申請相關優惠。 為減輕有需要人士經濟負擔中電、港燈均推出電費補貼計劃 電費是家庭日常的一大開支,中電及港燈亦已在今年元旦起加電費。為減輕低收入及有需要人士的負擔,中電、港燈均有推出電費補貼計劃。 社區資源介紹|香港電燈「長者電費優惠計劃」<按此了解>‍優惠內容:‍每月首200度電費享有四折優惠,並豁免電費按金及最低收費。‍申請資格:‍年滿60歲或以上的香港電燈註冊住宅客戶,且獨居或與合資格長者同住,並領取或有資格領取綜援。‍所需證明文件(包括申請人及同住者):‍1. 身份證明文件2. 經濟證明文件: 領取綜援證明、銀行存摺/月結單3. 居住證明: 屋證(公屋住戶證明)、業主證明信、單位電費單 社區資源介紹|中華電力「長者電費優惠計劃」<按此了解>‍優惠內容:‍每兩個月內,前400度的用電量享有半價優惠,並豁免電費按金及最低基本收費。‍申請資格:‍年滿60歲或以上的中華電力註冊住宅客戶,且獨居或與合資格長者同住,並領取或有資格領取綜援。 所需證明文件(包括申請人及同住者):‍1. 身份證明文件2. 經濟證明文件: 領取綜援證明、銀行存摺/月結單3. 居住證明: 住户證/屋證(公屋住戶證明)、業主簽署證明4. 按金收據正本: (以便退還按金予申請人) 申請方法:‍長者如有意申請上述中電、港燈長者電費優惠,均可向任何一間有關計劃的審核中心查詢及提出申請。‍各區審核中心聯絡名單:‍https://www.hkcss.org.hk/%E9%95%B7%E8%80%85%E5%84%AA%E6%83%A0%E8%A8%88%E5%8A%83/‍‍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現段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 [Sunyu Hong Kong]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s of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Demand for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s Continues to Rise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information, the number of elderly Chinese medicine consultations in Hong Kong continues to rise. By the end of 2021, the number of consultations will reach 1.28 million, representing an increase of 16% over 2015. In addition, the amount of healthcare vouchers used and the number of transactions by elderly people using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s have also continued to increase. This reflects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and demand for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in Hong Kong. 🔹 Po Shun Tong Chinese Medicine and Healthcare Services (👈 Click here to learn more) https://www.poshuntong.org/ Established in 2023, Po Shun Tong provides one-stop diversified care for the elderly through its services including daily living support, food support, district outreach services and Chinese medicine and healthcare services. Po Shun Tong Chinese Medicine Healthcare Service is operated by registered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s, providing one-stop diversified Chinese medicine healthcare programs for the elderly and the community at large, including: Chinese Medicine Consultation, Acupuncture, Gua Sha, Cupping, Acupressure and Massage, etc.; combining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odern medical experience to provide the community with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affordable and trustworthy healthcare service. Enquiries : 3622 3199 / 3622 3198/WhatsApp 9165 3199 🔹 Government-Subvented Hospital Authority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 Click here to learn more) https://cmk.ha.org.hk/services/GovtSubsidisedCMServices#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provides subsidized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s by setting up Chinese Medicine Clinics cum Teaching and Research Centres (CMCs cum TRCs) in all 18 districts in Hong Kong to provide government-subsidized Chinese medicine outpatient services. These services include Chinese medicine outpatient services (including up to five dose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services. Some of the CMCs also provide bone-setting/tui na services. The fee for each service is HK$120, and these services are free of charge for Old Age Living Allowance (OALA) recipients aged 75 or above. Members of the public can book government-subsidized Chinese medicine outpatient services through the "18 District Chinese Medicine Clinics" mobile application, check the latest fund-raising status and cancel the booking. For first-time users of government-subsidized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s, members of the public are required to bring along their identity cards and relevant documents to register at any of the government-subsidized Chinese medicine clinics before making an appointment through the app. Booking Phone List (👈Click here for more information) https://cmk.ha.org.hk/services/GovtSubsidisedCMServices# Mobile Chinese Medicine Vehicle Service 🔹 Yan Oi Tong Mobile Chinese Medicine Vehicle Service (👈 Click here to learn more) https://yot.org.hk/?r=site/page&id=33 With over 100 service points in 30 districts, Yan Oi Tong Mobile Chinese Medicine Vehicle Service provides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s to the public in all districts of Hong Kong. In addition,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public, some service points have extended their service hours to 7:30 p.m. for evening consultation. Enquiries : 2655 7757 🔹 Kowloon Lok Sin Tong Mobile Chinese Medicine Vehicle Service (👈Click here to learn more) https://www.loksintong.org/chinese-medicine-mobile-clinic Three mobile Chinese medicine clinics are set up throughout Hong Kong, Kowloon and the New Territories to provide quality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s to people in different districts.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public, evening consultation service is available at some of the service points, extending the service hours to 7:00pm. Parking locations and hours are subject to change, please make an appointment before seeking consultation. Mobile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Southern District) Tel: 9082 6312 Mobile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Kowloon) Tel: 9081 9620 Mobile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Tuen Mun) Tel: 9082 6581 🔹 Pok Oi Mobile Chinese Medicine Vehicle Service (👈Click here to learn more) https://cms.pokoi.org.hk/clinic_information?page=4 At present, Pok Oi has equipped a team of 35 medical vans with more than 150 service locations, reaching out to different communities in Hong Kong, Kowloon and the New Territories. In addition to general medicine, there are also acupuncture and bone-setting services, which are available from Mondays to Saturdays. For enquiries, please contact the above organizations at 3598 3666. If you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above communities, please contact the above organizations.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latest social welfare information in Hong Kong, please remember to follow us closely or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need assistance, please leave a message to us and we will try our best to answer your questions and provide you with appropriate assistance. Source of information Paul Yee Church https://www.poshuntong.org/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Government Subvented Hospital Authority https://cmk.ha.org.hk/services/GovtSubsidisedCMServices# Yan Oi Tong Mobile Chinese Medicine Vehicle Service https://yot.org.hk/?r=site/page&id=33 Kowloon Lok Sin Tong Mobile Chinese Medicine Vehicle Service https://www.loksintong.org/chinese-medicine-mobile-clinic Pok Oi Mobile Chinese Medicine Vehicle Service https://cms.pokoi.org.hk/clinic_information?page=4 Image source: Freepik 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historic-peaceful-reflection-china-traditional_1174529.htm#fromView=search&page=2& position=36&uuid=71d3945f-2921-45cc-9e3f-bb290e28cbf6
🟣 [Sunyu HK] 70% of the elderly have dental problems that are overlooked? Toothache has become a trigger for heart disease! Introduction of the dental grants under the Community Dental Support Scheme (CDSS)
七成長者牙齒問題被忽略?牙痛竟變成心臟病導火線! 根據香港牙醫學會數據,約70%的65歲以上長者有嚴重牙周病或牙齒鬆脫情況,但大多數人未有定期檢查。許多長者認為「無牙就唔使理」,其實牙周炎可能導致細菌入血,增加患上心臟病、中風風險!此外,牙齒問題會影響咀嚼和營養吸收,導致體重下降、虛弱及跌倒風險提升。牙齒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 長者無牙咀嚼困難?營養失衡恐致虛弱症 香港不少長者因牙齒脫落,只能進食白粥、麵包等軟質食物。營養師指出,長期攝取不足蛋白質、維他命B群,可能導致「肌少症」,提高跌倒與住院風險。 家人在準備食物時,就得要注意長者是否能夠咀嚼與吞嚥食物。有營養師建議,最好是烹調質地較好咀嚼的食物;此外,若是長者已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也可補充流質營養品,因為營養品的營養很均衡,喝一瓶就可以提供一餐足夠的營養。 社評:香港長者牙齒健康問題亟待關注與解決 牙齒健康是整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香港,長者的牙齒問題往往被忽視。隨著年齡增長,牙齒自然磨損、牙齦退縮,加上可能存在的牙周病、蛀牙或缺牙問題,使得許多長者面臨進食困難、社交尷尬,甚至影響心理健康。然而,現行的醫療與福利制度對長者牙齒健康的支持不足,導致許多長者無法獲得適當的牙科治療。 長者牙齒問題的嚴峻性 根據香港衞生署的調查,超過六成的長者患有牙周病,缺牙問題亦相當普遍。由於長者新陳代謝減慢,牙齒修復能力下降,若未能定期獲得牙科護理,口腔健康便會逐漸惡化。許多長者因為經濟困難或資訊不足,未能定期看牙醫,導致輕微的牙病演變為嚴重的問題,例如牙齒脫落或頜骨萎縮,影響咀嚼功能和日常飲食。 長者的牙齒健康問題不僅影響個人,也增加社會醫療負擔。長期牙病與其他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有密切關係,若口腔衛生不佳,細菌感染可能擴散至全身,造成更嚴重的健康問題。這使得長者在醫療上的開支增加,進一步加重公共醫療系統的負擔。 現行政策的不足與挑戰 目前香港的牙科服務主要集中於私營市場,政府提供的牙科護理有限。例如,長者可以透過社區中心獲得基本的牙科檢查,但涉及根管治療、假牙安裝等昂貴療程時,便需自行負擔高額費用。香港社會福利署雖然設有「長者醫療券計劃」,允許長者使用醫療券支付牙科服務,但金額有限,難以應付昂貴的牙科治療。 此外,公共牙科診所數量有限,預約困難,導致許多長者因等待時間過長而放棄治療。牙科保險亦並非普及,許多長者退休後失去僱主提供的醫療保險,只能依賴儲蓄或子女支援來支付牙科費用,這使得低收入長者陷入困境。 建議:長者牙齒問題不容忽視!政府應如何出手? 以下是改善長者牙齒健康的建議要改善香港長者的牙齒健康,政府應該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例如: 🔷 擴大公共牙科服務:增加公立牙科診所數量,縮短長者的輪候時間,提供基本牙科護理服務,如清洗牙齒和早期蛀牙治療。 🔷 提升醫療券補助額度:增加長者醫療券的金額,或設立專門的牙科補助,讓長者能夠負擔基本的牙科治療。 🔷 推廣口腔健康教育:透過社區活動、媒體宣傳,提升長者對口腔健康的認識,鼓勵定期牙科檢查。 🔷 推動牙科保險:鼓勵保險公司推出適合長者的牙科保險計劃,以降低牙科治療費用負擔。 🔷 與非政府機構合作:支持慈善組織提供免費或低成本的牙科治療,幫助經濟困難的長者獲得適當護理。 社區資源介紹|社區牙科支援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communitydental.gov.hk/tc/cdsp/introduction_of_cdsp.html 因應市民對公營牙科服務需求日益增加,政府於2022年底成立口腔健康及牙科護理工作小組,並推出「社區牙科支援計劃」。 服務對象: 計劃的申請人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 🔷為社會福利署「長者生活津貼」的受惠人; 🔷使用社署「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第二級共同付款級別); 🔷使用社署「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個案)」/「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家居支援服務」(第一及第二級別收費/共同付款級別); 🔷醫院管理局「醫療費用減免」的合資格人士; 🔷已登記加入「醫健通」。 資助服務範圍: 合資格人士可在180天內獲得以下服務: 🔷口腔檢查 🔷緩解牙齒疼痛的藥物(如需要) 🔷 X光檢查 🔷補牙或拔牙(每名計劃參加者最多可獲三個「補牙或拔牙配額」) 行政費: 計劃參加者須支付每個「補牙或拔牙配額」的行政費,費用為50元。部分合資格人士可獲全數豁免行政費。 參加方法: 合資格人士可選擇一間已參與計劃的非政府組織牙科診所,自行聯絡該牙科診所或透過註冊社工轉介。 詳列參與計劃的非政府組織牙科診所名單。<按此了解> https://www.communitydental.gov.hk/tc/cdsp/service_provider_search.html 有興趣和合資格參加計劃的人士,五月十三日起可到該網站瀏覽,並預先選擇和自行聯絡自己選取的診所,預約於五月二十六日或之後接受政府資助的牙科護理服務。 各項牙科津貼申請指南<按此了解>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191 文章介紹了香港的牙科街症服務及多項牙科資助計劃,特別針對長者的牙齒健康需求。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現段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5/13/P2025051300358.htm 社區牙科支援計劃 https://www.communitydental.gov.hk/tc/cdsp/introduction_of_cdsp.html 各項牙科津貼申請指南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191 圖片來源: Freepik
🟣 [Sunyu HK] 11.8% of school children are addicted to games! How can parents' mobile phone addiction be the key to their children's addiction? Introduction to Mobile Phone Addiction Support Services of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11.8%學童遊戲成癮!父母『機不離手』竟是關鍵? 根據最新研究,約有**11.8%**的學童存在網絡遊戲成癮的問題,這一比例在男性中達到女性的兩倍。此數據明顯高於合理範圍(約為3-4%)的三倍,反映出香港學童在數位產品上的過度依賴。 此外,43.3%的小學生表示他們在上課日花費兩小時或以上使用互聯網或電子屏幕產品,包括電腦、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等。調查顯示,許多小朋友每天可能花費4至6小時使用電子產品,甚至有例子提及某些兒童一天玩足20小時。這些長時間的使用行為可能會引發多種心理健康問題,包括抑鬱和情緒管理能力的下降,尤其是在遭遇困難的情況下。 在家庭中,父母對手機的使用習慣對子女有直接影響。調查顯示,父母平均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與孩子的使用時間成正比,父母若希望減少孩子的屏幕時間,就必須自身帶頭減少使用。有關研究表明,63.4%的受訪者坦言自己有手機成癮的問題,這一現象在青少年中特別普遍。 社評:手機成癮:科技如何拉遠親情的距離 在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然而它的過度使用卻可能影響家庭關係。調查顯示,香港有63.4%的人承認手機成癮,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減少,親情逐漸淡化,甚至讓家人變得陌生。 手機成癮直接影響家庭互動。過去,飯桌是家人分享生活、交流情感的地方,如今卻常常被手機取代。許多家庭成員即使共處一室,卻各自沉浸在自己的屏幕中,導致親子、夫妻及兄弟姐妹間的關係疏遠,家庭氛圍變得冷淡。 長期沉迷手機不僅減少了與家人的交流,也讓人忽視了情感上的連結。當人們過度依賴社交媒體與短視頻來獲取關注與娛樂時,與親人的真誠對話逐漸減少,彼此之間的了解亦日益減弱。這使得家人之間的距離在無形中拉遠,甚至可能引發誤解與矛盾。 為了改善這種現象,家庭應建立「無手機時段」,如在用餐或休閒時段專注於與親人互動。此外,透過共同參與活動,如散步、運動或桌遊,能有效加強家庭成員間的情感聯繫。家長也應引導孩子養成健康的數字習慣,避免過度沉迷網絡世界,並鼓勵面對面的溝通,以維持親密的家庭關係。 手機雖帶來便利,但若使用不當,可能拉遠親情距離。我們應在享受科技的同時,警惕其對家庭關係的影響,努力平衡手機使用與親情維繫,使手機成為促進交流的工具,而非阻礙親情的屏障。 建議:家長與學校應共同努力 讓孩子適當使用手機 家長監控孩子使用手機的建議 🔷 設定使用時間:規範每日使用手機的時段與時長,避免過度沉迷。 🔷創建「無手機時段」:如用餐或家庭活動時,鼓勵親子互動而非使用手機。 🔷 內容過濾與監控:使用家長監控軟件,過濾不適合兒童的內容。例如,Apple的「螢幕使用時間」和Google的Family Link提供了設置時間限制和監控使用情況的功能。 🔷 以身作則:家長應以自身行為示範合理使用手機,減少無意識滑手機的習慣。 🔷鼓勵線下活動:安排戶外運動、閱讀或社交活動,減少孩子對手機的依賴。 🔷建立溝通機制:與孩子討論手機使用的影響,培養健康的使用手機習慣。 學校監控學生使用手機的建議 🔷 規定上課禁用手機:在課堂中要求學生將手機收起,專注學習。 🔷 設立手機收納區:在學校內設立手機存放區,減少課堂內的干擾。 🔷 推廣數字素養教育:教授學生如何合理使用手機,避免沉迷社交媒體與遊戲。 🔷 監管上網行為:學校可提供網絡安全指導,防止學生接觸不良資訊。 🔷 鼓勵課外活動:透過體育、藝術及社團活動,引導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更有益的興趣上。 🔷 家校合作:與家長保持溝通,共同監督學生的手機使用情況,確保學習不受影響。 透過家長與學校的共同努力,孩子能在健康的數字環境中成長,合理使用科技而不影響學習與家庭關係。 社區資源介紹|香港聖公會輔導服務處<按此了解> https://cs.skhwc.org.hk/ 香港聖公會輔導服務處為不同年齡的人士提供專業評估及心理治療,助你們認清、領會和處理其情緒、心理及行為困擾,並重新踏上豐盛生命之路。 另外。提供針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專業心理治療服務,幫助解決手機成癮的問題,並進行個別或家庭輔導。 查詢: 請致電2713 9174與中心職員聯絡。 社區資源介紹|東華三院心瑜軒預防及治療多重成癮綜合服務中心<按此了解> https://icapt.tungwahcsd.org/ 東華三院心瑜軒提供一站式的預防及治療多重成癮服務,包括輔導、治療、社區教育及專業培訓。注於網絡成癮的評估和輔導,並提供家長支援。 查詢: 請致電2827 1000與中心職員聯絡。 社區資源介紹|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網絡沉溺輔導中心<按此了解> https://www.hkcs.org/tc/services/online 網絡沉溺輔導中心旨在協助青少年處理網絡沉溺問題,幫助他們重拾生活的平衡並健康使用網絡。針對6至24歲青少年及其家長,提供網絡成癮的輔導和支援。 查詢: 請致電3586 2356與中心職員聯絡。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現段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新聞: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手機成癮」?從家庭關係開始的數碼健康攻略 https://skypost.hk/column/article/3934196/%E5%A6%82%E4%BD%95%E5%B9%AB%E5%8A%A9%E5%AD%A9%E5%AD%90%E6%93%BA%E8%84%AB%E3%80%8C%E6%89%8B%E6%A9%9F%E6%88%90%E7%99%AE%E3%80%8D%EF%BC%9F%E5%BE%9E%E5%AE%B6%E5%BA%AD%E9%97%9C%E4%BF%82%E9%96%8B%E5%A7%8B%E7%9A%84%E6%95%B8%E7%A2%BC%E5%81%A5%E5%BA%B7%E6%94%BB%E7%95%A5 香港聖公會輔導服務處 https://cs.skhwc.org.hk/ 東華三院心瑜軒預防及治療多重成癮綜合服務中心 https://icapt.tungwahcsd.org/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網絡沉溺輔導中心 https://www.hkcs.org/tc/services/online 圖片來源: freepik
🟣 [Sunyu HK] Father sentenced to life imprisonment for abusing and killing his daughter Introduction to domestic violence problems and SWD's support services and Introduction to emotional support services for young people
暴躁父親虐殺親女 判囚終身 劉佳坪被控於2020年7月29日在香港謀殺其女兒梁雅思,並承認誤殺罪和虐兒罪,女童母親梁小欣形容被告脾氣暴躁,常懷疑她有外遇,並多次對她施暴。她曾因懷孕而搬離被告,但最終仍與被告和好。梁小欣供稱被告對女兒要求嚴苛,經常罰女兒站立或跪地。她曾因被告對女兒太苛刻而搬離,但最終又與被告同住。被告嫌多番劇裂搖晃女兒,令她腦嚴重出血,女兒在滿3週歲當天死亡。女友曾供稱目睹送貨員搖晃女兒8至10次,包括一次在女兒午睡時突抽起女兒雙腿,把她倒吊搖晃,女兒的頭並曾撞到地下。最終於2025年3月26日被判謀殺罪依例判處終身監禁,另虐兒罪判囚6年5個月。 家長情緒爆煲?近3成出現嚴重倦怠,學童成家暴『沉默受害者』 2023年警方處理了1,236宗涉及刑事的家庭暴力案件,比2019年的1,115宗增加了超過一成。有團體調查發現,超過40%的受訪學童曾目睹或聽到家人吵架,部分甚至見證家人打架。超過45%的幼稚園學童及逾54%的小學生表示自己曾被家人罵;另有超過35%的幼稚園學童及接近40%的小學生表示自己曾被家人打。約28.7%的受訪家長出現中度至嚴重的情緒倦怠情況,影響親子關係。社署收到及處理的保護兒童個案數目由2020年的940宗增加55%至2023年的1,457宗。 社區資源介紹|社署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介紹<按此了解>‍社會福利署(社署)的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旨在為受家庭暴力、虐待或其他危機影響的家庭及兒童提供全面支援,確保他們的安全與福祉,並協助家庭重建和諧關係。 服務對象: 🔷 受家庭暴力影響的婦女、兒童及男性 🔷受虐待或疏忽照顧的兒童 🔷 面臨家庭危機或關係破裂的家庭 主要服務內容: 🔷**危機介入**:為受家暴或虐待的個案提供即時支援,包括緊急庇護、情緒輔導及安全計劃。 🔷**個案管理**:由專業社工跟進個案,提供長期支援,協助家庭解決問題及重建生活。 🔷**保護兒童服務**:為受虐待或疏忽照顧的兒童提供保護,包括安排暫住服務、心理輔導及法律支援。 🔷 **家庭輔導**:協助家庭改善溝通、處理衝突及建立健康關係。 🔷**社區教育**:透過講座、工作坊及宣傳活動,提升公眾對家庭暴力及兒童保護的意識。 服務申請途徑: 🔷致電社署熱線或親臨各區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 透過學校、醫院或非政府機構轉介 🔷 緊急情況下可聯絡警方或社署24小時熱線 聯絡方式: 🔷社署熱線:2343 2255 🔷各區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地址及電話可於社署網站查詢 社區資源介紹|青少年情緒支援服務介紹<按此了解>社區資源介紹|青少年情緒支援服務介紹<按此了解> 社評:家暴陰影下的童年:香港兒童的情緒健康危機 家暴不僅是身體上的傷害,更是一種深遠的心理創傷,尤其對於兒童而言,影響更為深遠。近年來,香港的家庭暴力案件有上升趨勢,兒童受害者的數量亦不斷增加。在這樣的環境下,兒童的情緒健康問題日益嚴重,值得社會各界關注。 根據最新數據,香港警方在2023年共處理1,236宗涉及刑事的家庭暴力案件,較2019年增加超過一成。其中,涉及兒童的個案亦顯著上升,社署在2023年收到1,457宗保護兒童個案,比2020年增加了55%。這些數據顯示,家暴問題日益嚴峻,兒童的安全與心理健康受到極大威脅。 近期,一宗震驚社會的案件中,一名父親因多次虐待親生女兒,最終導致其死亡,被判終身監禁。這類悲劇不僅揭示了家庭暴力的殘酷,也凸顯了社會對兒童保護機制的不足。家暴對兒童的影響不僅限於當下,更可能影響其一生。香港社會必須正視這一問題,透過法律、教育與心理支援,為受害兒童提供安全與希望。唯有共同努力,才能讓這些孩子擁有真正健康的成長環境。 家暴對兒童情緒健康的影響 家暴對兒童的心理影響深遠,可能導致焦慮、抑鬱、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等問題。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逾半數受訪者的精神健康指數不合格,而焦慮症和抑鬱症的比例分別達15.3%和12.1%。兒童在家暴環境下成長,極可能成為這些精神疾病的高風險群體。 此外,研究顯示,兒童若長期處於家暴環境,可能會影響其社交能力,導致自尊心低落,甚至在未來形成攻擊性行為,重複家暴模式。這不僅影響個人發展,也可能對社會造成長遠的負面影響。 建議:如何改善兒童的情緒健康? 面對家暴問題,社會應採取多方面措施來保護兒童的心理健康:🔷加強法律保護:政府應進一步完善兒童保護法例,確保受害兒童能夠迅速獲得庇護與心理支援。🔷提升社會關注:透過宣傳與教育,提高公眾對家暴問題的認識,鼓勵鄰里及學校積極舉報可疑個案。🔷心理支援服務:政府與非政府組織應提供更多心理輔導與支援服務,幫助受害兒童走出陰影。🔷學校介入:學校應設立心理健康課程,培養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並提供心理輔導資源。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現段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Leave your valuable feedback

You are welcome to leave your comments about Sunyu Academy. Whether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home services that are relevant to you, or want to give your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to Sunyu Academy, as well as your passion to be the sunshine of Sunyu Academy,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leave a message! We will get back to you as soon as possible within working days, thank you!

Your submission has been received!
Something went wrong while submitting the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