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禹香港] 2043年每三人一位長者醫療、交通、送飯、輔具一文了解社區支援資源 行動不便長者支援服務資訊介紹

人口老化問題加劇2043年每三人就有一位長者

 

隨著人口老化問題加劇,香港未來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推算,到了2043年,平均每三位港人就有一位是60歲或以上的長者。面對如此迅速的高齡化轉變,政府有必要及早規劃,從城市設計入手,打造真正「長者友善」的生活環境,協助長者融入社區、享有豐富社交生活,同時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與整體幸福感,亦為香港銀髮經濟開創新機遇。

 

值得關注的是,85歲或以上的超高齡人口比例亦會從目前的3.3%大幅上升至8.6%。這些數據反映出,香港社會即將面對前所未有的老齡挑戰,政府和社會有必要未雨綢繆,積極回應人口結構的劇變。

 

作為國際城市,香港的進步不應只以經濟數據衡量,更應著眼於對弱勢社群的照顧。可惜現時不少長者仍然面對居住空間狹小、公共交通配套不足、輪候醫療服務時間過長等困境,甚至因缺乏社交支援而感到孤獨,這些都與我們心目中的「宜居城市」仍有一段距離。

 

建議:設門診、派醫車、建基金,一步步強化長者照護網

🔹設立更多長者專科門診

縮短輪候時間,提供針對長者健康需要的診療服務。

 

🔹擴大**「家庭醫生計劃」**覆蓋範圍

讓更多地區的長者可就近獲得持續照顧,減少依賴急症室。

 

🔹推廣**「流動醫療車」**服務

為行動不便的長者提供上門診症或社區支援,解決交通不便問題。

 

🔹參考新加坡模式,設立**「老年護理基金」

提供階段性護理資助,支援長者及其照顧者,減輕家庭經濟壓力。在年老時無後顧之憂。

 

社區資源介紹|老友宅醫<按此了解>

因應香港長者可在家養老需求,「老友宅醫」把在宅醫療服務從日本和台灣的經驗引入香港,讓醫護人員上門真切了解居家長者需要,一班信念相似的醫療人仕,包括中西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社工及律師等一起推動在宅醫療在香港的發展。當收到客戶的召喚通知後,我們會馬上評估需要,再作出合適的配對服務,包括︰上門診症、上門疫苗注射、傷口及壓瘡護理、中風復健、紓緩治療(癌症/晚期疾病)、上門體檢和在家離世。

 

社區資源介紹|社會福利署 - 「家居為本」長者社區照顧<按此了解>

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個案)提供以家居為本的社區照顧服務,為區內60歲或以上,經「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評估適合接受社區照顧服務或院舍照顧服務的體弱長者,提供照顧及支援服務,協助他們盡可能繼續居家安老,保持最佳活動能力;同時為護老者提供各類支援和協助。

社區資源介紹|不同機構交通及護送服務介紹<按此了解>

長者和殘疾人士,有多個機構提供專門的交通和護送服務。這些服務旨在確保這些群體能夠安全且方便地前往醫療機構、參加社交活動或完成日常任務。

 

社區資源介紹|四大輔助工具租借與購買地點<按此了解>

可在非政府組織、長者地區中心及私營機構選擇購買或租借輔助工具。這些地點提供多種選擇來滿足長者的需求。

社區資源介紹|【上門送飯】自費/政府資助長者送飯服務申請指南<按此了解>

政府與私營機構提供的家居送餐服務,各有優缺點。政府資助的服務通常收費較低,但輪候時間可能較長,且有資格限制;私營機構的服務則收費較高,但通常輪候時間較短,且選擇較多,資格限制也較少。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現段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Yahoo新聞:團結香港基金倡完善晚期照顧包括支援「在居處離世」料病人可節省九萬元醫療開支

老友宅醫

社會福利署 - 「家居為本」長者社區照顧

不同機構交通及護送服務介紹

四大輔助工具租借與購買地點

【上門送飯】自費/政府資助長者送飯服務申請指南

圖片來源:

copi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