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資源

🟣[舜禹香港] 七成長者有壞牙 杜鵑計劃+$100脫牙優惠點申請資訊介紹
長者口腔健康問題不容忽視:七成長者有壞牙 長者的口腔健康,往往被社會低估。根據衞生署於2021年發表的《口腔健康調查報告》指出,接近一半非院舍長者患有未經治療的蛀牙,患有牙周袋(即牙周組織發炎導致牙齦與牙根分離)及牙齦出血的比例亦分別高達七成及四成。 🔎 牙周病不只傷牙,更可能影響身體三大系統性疾病: 1️⃣ 腦退化風險增加 🔹 牙周病會引發慢性系統性炎症,長遠可影響腦部健康 🔹 部分研究顯示,牙周病菌或能穿過血腦屏障,進一步加速認知能力衰退 🔹 對於已出現早期認知障礙的長者,更可能加劇腦退化進程 2️⃣ 中風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 🔹 有統計指出,牙周病患者出現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至3倍 🔹 口腔炎症所釋出的物質,會促進動脈硬化、損害血管內皮 🔹 細菌進入血液後,可能影響血小板凝集,增加血栓風險,誘發腦中風或心血管事件 3️⃣ 糖尿病病情惡化 🔹糖尿病患者本身屬牙周病高危族群,血糖控制差會令牙齦組織更脆弱 🔹 牙周病引起的慢性炎症,會削弱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 🔹形成「口腔炎症 ↔️ 血糖失控」的惡性循環,令糖尿病更難控制 社區資源介紹|公益金「長者脫牙優惠$100」<按此了解> http://www.projectconcern.org.hk/node/409 凡65歲或以上的長者,到流動牙科車及慈雲山牙科診所進行簡單脫牙,均享有脫牙優惠,每隻費用港幣$100。 社區資源介紹|香港大學「笑容無界限」杜鵑牙周病治療計劃<按此了解> https://forms.wix.com/f/7112312443451212731 杜鵑牙周病治療計劃於2023年底推出,旨在為最少100名有需要的嚴重牙周病患者提供免費的全面牙科治療,包括先進的牙周病治療及種植治療。 申請資格: 在香港綜援或符合資格入住公屋的人士。 * 本計劃以綜援及公屋人士優先 * (c) 健康狀況允許接受牙科治療,包括小型口腔手術。 (d) 過去六個月內沒有吸煙。 (e) 擁有至少十顆牙齒,並不需要全口假牙。 (f) 過去未曾接受過牙周治療、種牙或複雜口腔復康治療。 查詢: 如欲接受本計劃的免費治療,可聯絡IAD-MSC(電話:3979 9191)預約篩檢。 社區資源介紹|為不同弱勢社群提供的牙科資助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commchest.org/tc/page/medical-assistance-fund-3-2 公益金資助六間會員機構對個別難以獲得牙科護理服務的弱勢社群,提供牙科服務,並設有資助上限。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現段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社區資源介紹|各項牙科津貼申請指南<按此了解>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207 文章整合了不同牙科資助計劃,包括申請資格、程序與對應機構。 資料來源: 長者蛀牙加速腦退化引發中風!3大元兇減糖都冇用 1種營養最重要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58806?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香港大學「笑容無界限」杜鵑牙周病治療計劃 https://forms.wix.com/f/7112312443451212731 各項牙科津貼申請指南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207 為不同弱勢社群提供的牙科資助計劃 https://www.commchest.org/tc/page/medical-assistance-fund-3-2 公益金「長者脫牙優惠$100」 http://www.projectconcern.org.hk/node/409
🟣 [舜禹香港] 不同機構中醫服務介紹
中醫服務需求持續上升 根據最新的資料,香港的長者中醫求診人數持續上升。在2021年底,求診人次高達128萬,較2015年上升了16%。此外,使用中醫服務的長者所用的醫療券金額及交易宗數也在持續增加。這反映了中醫服務對於香港長者的重要性和需求的增加。 🔹 保信堂中醫保健服務(👈點擊此處了解更多) https://www.poshuntong.org/ 保信堂於2023年成立,服務包括長者日常生活支援、食物支援、地區外展服務及中醫保健服務等,為長者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照顧。 保信堂中醫保健服務由註冊中醫師,為長者及社會大眾提供一站式多元化中醫保健項目,包括:中醫問診、針炙、刮痧、拔罐、穴位推拿等;結合傳統中醫精髓及現代醫學體驗,為社會提供全面、優質、實惠和可信賴的保健服務。 查詢電話 : 3622 3199 / 3622 3198/WhatsApp 9165 3199 🔹 政府資助醫院管理局「中醫診所」(👈點擊此處了解更多) https://cmk.ha.org.hk/services/GovtSubsidisedCMServices# 香港政府提供的資助中醫服務,於全港18區設立了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提供政府資助的中醫門診服務。 這些服務包括中醫內科門診(包括最多五劑中藥)及針灸服務,部分中醫診所亦提供骨傷/推拿服務。每項服務的收費為120港元,而75歲或以上的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士可以免費享用這些服務。 市民可以透過「18區中醫診所」流動應用程式預約政府資助中醫門診服務,並查閱籌額最新狀況及取消預約。若是首次使用政府資助中醫服務,市民需先帶同身份證及相關文件到任何一間政府資助中醫診所登記,之後便可透過應用程式進行預約。 預約電話名單(👈點擊此處了解更多) https://cmk.ha.org.hk/services/GovtSubsidisedCMServices# 動中醫醫療車服務 🔹 仁愛堂流動中醫醫療車服務(👈點擊此處了解更多) https://yot.org.hk/?r=site/page&id=33 服務地點遍佈全港 30 個地區,設有超過 100 個服務點,為全港各區市民提供中醫服務。此外,為方便市民,部份服務點更開設夜診服務,延長服務時間至晚上7時30分。 查詢電話 : 2655 7757 🔹 九龍樂善堂流動中醫醫療車服務(👈點擊此處了解更多) https://www.loksintong.org/chinese-medicine-mobile-clinic 設有三個流動中醫診所走遍港九新界,為各區人士提供優質的中醫服務。為方便市民,部份服務點更開設夜診服務,延長服務時間至晚上7時正。停泊地點及時間或會更改,歡迎求診前先致電預約查詢。 流動中醫診所(南區) 電話:9082 6312 流動中醫診所(九龍) 電話:9081 9620 流動中醫診所(屯門) 電話:9082 6581 🔹博愛流動中醫醫療車服務(👈點擊此處了解更多) https://cms.pokoi.org.hk/clinic_information?page=4 現時,博愛已配備35部醫療車的團隊,服務地點超過150個,深入港九新界不同社區,除普通科外,還有針灸及跌打等服務,星期一至星期六都應診。 查詢電話 :3598 3666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保信堂 https://www.poshuntong.org/ 政府資助醫院管理局「中醫診所」 https://cmk.ha.org.hk/services/GovtSubsidisedCMServices# 仁愛堂流動中醫醫療車服務 https://yot.org.hk/?r=site/page&id=33 九龍樂善堂流動中醫醫療車服務 https://www.loksintong.org/chinese-medicine-mobile-clinic 博愛流動中醫醫療車服務 https://cms.pokoi.org.hk/clinic_information?page=4 圖片來源: Freepik 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historic-peaceful-reflection-china-traditional_1174529.htm#fromView=search&page=2&position=36&uuid=71d3945f-2921-45cc-9e3f-bb290e28cbf6
🟣[舜禹香港] 2026年起香港醫療大變革!急症室收費調至400元 醫療費用減免申請指南
長期病患者的心聲:醫療費用增加帶來的壓力 我是一名長期病患者,每隔兩到三個月便需要前往醫院覆診。這些年來,我的醫療開支大約在每年兩千到三千元之間。然而,最近聽說政府將調整收費,未來可能會增加到每年七千到八千元。雖然當局設有每名病人每年住院及門診費用一萬元的上限,但我總覺得這個方案像是在懲罰我們這些多病的市民。 2026年起急症室收費提升至400元 醫療改革新措施 香港的醫療保障措施正迎來一系列重要改革,旨在更公平地分配資源,減輕重症病人的經濟負擔。從2026年1月1日起,急症室收費將提升至400元,但危殆及危急病人仍可免費接受治療。此外,全年收費上限設為每人每年最多1萬元,超出部分由醫管局負擔。普通科門診和專科門診的收費也有所調整,分別增至150元和250元。藥物費用方面,標準藥物每項收費升至20元,每次最多可拿4周藥。 社評: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引發爭議:基層市民承壓,中產人士憂「返貧」 最近公布的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將於明年1月正式施行,急症室費用大幅提高至400元,基層醫療服務多項費用全面上調,特定基礎服務仍保持免費,但民眾對此反應褒貶不一。政府強調調整必要性,試圖減輕醫療系統負擔,卻令基層長者與慢性病患者的經濟壓力進一步加重。 醫務衞生局指出,此次改革旨在降低政府對醫療系統近100%的資助率,未來目標壓縮至90%,並可能陸續進行更多收費調整。然而,加價是否能真正改善急症室輪候時間以及資源分配問題仍存疑。加上其他公共服務費用陸續調漲,基層民眾陷入「百上加斤」的境地。 此外,中產人士亦擔心因高昂的醫療費用可能因疾病導致「返貧」。雖然改革方案為每人每年醫療費用設置1萬元「封頂」上限,但對於長期病患者,累積的年度開支仍可能相當吃力。面對不斷攀升的公共醫療開支、人口老化與財政壓力,公營醫療制度改革既是必要之舉,亦需慎重考量民眾的承受能力。 2026年醫療新措施:住院及專科門診收費詳情 (2026年1月1日起生效)
🟣[舜禹香港] 牙科街症服務必須經網上登記 多項牙科資助計劃助長者護齒 各項牙科津貼申請指南
2024年12月30日起,牙科街症服務必須經網上登記 衞生署2024年12月6日宣布,為進一步便利市民接受牙科街症服務,將於2024年12月30日起推出牙科街症網上登記系統(登記系統)。經網上登記並獲發手機短訊通知獲分配牙科街症名額的市民,可於指定時間到指定的牙科診所接受服務。 長者可於診所登記牙科街症服務 對於不熟悉網上操作的長者,衛生署表示,他們可於早上8時半至11時半前往任何一間牙科街症服務診所<按此了解>,由職員現場協助登記。 https://www.dh.gov.hk/tc_chi/tele/tele_chc/tele_chc_dcgps.html 多項牙科資助計劃助長者護齒,提升生活質量 當前,香港有多項牙科資助計劃專門為長者提供牙齒健康服務。以下是這些計劃的詳細介紹: 社區資源介紹 | 政府牙科街症服務(只限提供止痛或脫牙)<按此了解> https://www.dh.gov.hk/tc_chi/main/main_ds/main_ds_public.html 根據香港衞生署的資料,符合資格人士可以免費享受牙科街症服務,而非符合資格人士則需支付港幣$1190元。符合資格人士包括以下幾類: 🔹持有根據《人事登記條例》(第177章)所簽發香港身份證的人士,但若該人士是憑藉其已獲入境或逗留准許而獲簽發香港身份證,而該准許已經逾期或不再有效則除外。 🔹身為香港居民的11歲以下兒童。 🔹衞生署署長認可的其他人士。 備註: 1.牙科街症提供的緊急服務包括止痛或脫牙,但不包括補牙、洗牙、鑲牙、拆除牙橋等服務,此外箍牙前的脫牙也不在服務範圍內。 2. 牙科街症網上登記系統12月30日投入服務,市民無須再親身前往有關牙科診所排隊取籌。如果有需要協助登記,可以在早上8:30至11:30前往任何一間牙科街症服務診所,由職員現場登記。 社區資源介紹 | 醫療券<按此了解> https://www.hcv.gov.hk/tc/hcvs/target_group.html 是一項由香港政府推出的資助計劃,旨在幫助65歲或以上的長者支付私營基層醫療服務的費用。每名合資格長者每年可獲發2,000元的醫療券,累積金額上限為8,000元。醫療券可用於支付包括牙科服務在內的多種醫療服務。 社區資源介紹 | 關愛基金長者牙科服務資助<按此了解>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132 服務內容:免費鑲活動假牙及相關牙科診療,包括口腔檢查、洗牙、補牙、脫牙及X光檢查等。 申請資格:最近連續三個月正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65歲或以上長者,或正接受社會福利署資助的「綜合家居照顧服務」或「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的60歲或以上長者。 社區資源介紹 | 綜援牙科資助<按此了解>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7 幫助有經濟困難的綜援受助者支付牙科服務費用。合資格的綜援受助者可獲發一筆牙科治療津貼,用於支付口腔檢查、X光檢查、洗牙、補牙、脫牙及其他牙科治療。申請人需向社會福利署認可的診所索取估價單,並在獲得津貼後接受牙科服務 這些計劃旨在減輕長者的經濟負擔,提供必要的牙科護理和治療,從而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 長者護齒新策略:社區中心的四大建議 🔹舉辦牙科健康講座:邀請專業牙醫或牙科衛生員講解護齒的重要性和正確的護齒方法,例如如何正確刷牙、使用牙線以及定期檢查牙齒的重要性。 🔹提供免費或低成本的牙科檢查服務:讓長者能夠及早發現和治療牙齒問題。 🔹設立護齒教育角:展示有關牙齒健康的資訊和資源,例如護齒手冊、視頻和互動展示,幫助長者更好地理解護齒的重要性。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衞生署將於十二月三十日起推出牙科街症網上登記系統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2/06/P2024120600417.htm 政府牙科街症服務(只限提供止痛或脫牙) https://www.dh.gov.hk/tc_chi/main/main_ds/main_ds_public.html 醫療券 https://www.hcv.gov.hk/tc/hcvs/target_group.html 關愛基金長者牙科服務資助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132 綜援牙科資助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7 圖片來源: Freepik
🟣[舜禹香港] 糖尿病患者福音:香港各機構的支援服務介紹
82歲許冠文自揭有糖尿病 82歲的許冠文最近公開透露他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他過去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狀況。他表示,十多年前,他因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如喜歡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導致了糖尿病的發生。 65歲以上長者 每三人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 在香港,糖尿病已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根據最新數據顯示,香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佔總人口的約10%。其中,65歲以上的長者中,每三人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這一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顯著上升12。預計到2030年,香港的糖尿病患者數量將增至92萬人,約佔總人口的13%。 為有效控制糖尿病:長者應如何利用社區和日常生活資源 患有糖尿病的長者,可以從社區資源和日常生活兩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具體建議: 社區層面(各區長者中心、健康地區中心) 🔹健康講座和工作坊:參加糖尿病管理的健康講座和工作坊,學習如何通過飲食、運動和藥物來控制血糖。 🔹支持小組:加入糖尿病患者支持小組,與其他患者分享經驗和心得,獲得情感支持和實用建議。 🔹健康諮詢服務:利用社區提供的健康諮詢服務,與專業醫護人員討論個人健康計劃,獲得專業指導。 🔹運動課程:參加社區中心提供的運動課程,如太極拳、瑜伽等,這些活動有助於控制血糖並增強體質。 🔹營養指導:參加營養師舉辦的健康飲食講座,學習如何選擇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食物,制定健康的飲食計劃。 日常生活 🔹健康飲食:遵循低糖、低脂、高纖維的飲食習慣,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並定期監測血糖水平。 🔹規律運動:每天進行適度的運動,如快步走、游泳等,有助於控制血糖和保持健康體重。 🔹藥物管理:按時服用醫生處方的藥物,使用藥盒或提醒工具,確保不會漏服或重複服藥。 🔹定期檢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監測血糖、血壓和膽固醇水平,及早發現和處理潛在問題。 🔹心理支持:保持積極的心態,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繫,參加社區活動,減少孤獨感和壓力。 🔹居家安全:確保家中環境安全,如在浴室安裝防滑墊,避免跌倒,並保持家中清潔和整齊。 這些措施可以幫助患有糖尿病的長者更好地管理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社區資源介紹| 長者中心<按此了解>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elderly/cat_commsupp/elderly_centres/ 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分別在地區及鄰舍層面為長者提供多種服務,包括教育、發展、護老者支援服務、外展網絡、輔導、膳食、轉介及偶到服務。 除此以外,各區長者活動中心為長者提供多元化的社交及康樂活動,鼓勵長者善用餘暇,擴闊社交網絡。中心也會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轉介服務,協助他們聯繫專業團隊。 此外,中心會舉辦長者的運動班,如太極、伸展運動等,幫助他們保持適當的運動量,改善血糖控制。中心的社工亦會為長者及其家屬提供情緒支援和輔導服務,協助他們更好地面對疾病帶來的挑戰。 社區資源介紹| 健康地區中心<按此了解> https://www.dhc.gov.hk/tc/key_functions_and_features.html 健康地區中心提供健康講座和工作坊,教育長者如何管理糖尿病,並組織支持小組,讓患者分享經驗和獲得情感支持。中心還提供定期健康檢查和醫療跟進服務,幫助長者及早發現和管理健康問題。此外,健康地區中心提供適合長者的運動課程和營養指導,幫助他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諮詢和社交活動則有助於提升長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交生活,減少孤獨感和壓力。長者亦可透過中心參與「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按此了解更多。計劃旨在為45歲或以上的合資格居民提供糖尿病及高血壓的篩查服務,並提供適合的健康管理方案,這些綜合服務和資源能夠幫助長者更好地控制糖尿病,提高生活質量。「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 https://www.primaryhealthcare.gov.hk/cdcc/tc/gp/primary_healthcare_in_hk.html 社區資源介紹|賽馬會精準防控早發性糖尿病計劃<按此了解> https://jc-pppyod.adf.org.hk/ 透過生物遺傳標記識別早發性糖尿病高風險人士,並提供為期兩年的支援計劃。參加者需年齡介乎18至44歲,沒有糖尿病,且擁有至少一個糖尿病風險因素。計劃會協助參加者了解自己的糖尿病風險指數。此計劃還包括與其他組織合作,為參加者提供健康檢測及糖尿病預防教育,幫助改善生活質素。 計劃報名表格 https://jc-pppyod.adf.org.hk/register 社區資源介紹|賽馬會社區糖尿病預防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ucn.org.hk/zh-hant/news-and-media/latest-news/cn-jc-diabetes-project 主要針對40至60歲、肥胖及有糖尿病前期的人士,提供一年的專業跟進及多次健康檢測。計劃包括7節小組教育課程、2次一對一營養諮詢以及多次電話支援服務,旨在提升參與者的健康意識及管理技能。歡迎肥胖人士及直系親屬有糖尿病病史者參加,旨在提供有效的糖尿病預防方案。 社區資源介紹|香港糖尿聯會糖尿病支援計劃 -糖尿諮詢服務<按此了解> http://www.diabetes-hk.org/news/112 香港糖尿聯會為糖尿病患者提供各種支援和教育服務,包括健康講座、糖尿病自我管理課程、支援小組等,希望幫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計劃由註冊護士及一班具專業資格的義工主理,服務團隊成員包括:資深護士、註冊營養師、藥劑師、心理學家、足病診療師等。透過電話或電郵,為查詢者解答有關糖尿病的疑問及提供護理方面的專業意見及醫護資訊。 糖尿病支援服務懶包<按此了解>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141 文章將介紹各機構提供的支援服務,幫助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屬了解並利用這些資源。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舜禹香港] 大腸癌篩查計劃 申請詳情一文看清
修訂日期:2024年11月5日 支援長者地區機構: 長者支援機構如長者或其照顧者有需要找尋服務資源或協助,可主動聯絡居住地區的長者地區中心、長者鄰舍中心<按此了解>、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按此了解>或覆診醫院社工<按此了解>。 長者中心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elderly/cat_commsupp/elderly_centres/ 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family/cat_family/ifs/ 醫院社工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medical/cat_medical/medicalsoc/index.html 🔹照顧者支援專線182183 🔹明愛賽馬會照顧者資源及支援中心38920101 🔹社會福利署熱線 2343 2255 60歲張伯透過大腸癌篩查計劃 及早發現大腸癌 現年60歲的張伯參加了大腸癌篩查計劃,這一決定對他來說至關重要。在篩查過程中,醫生發現了潛在的癌症病變,幸好及早發現,讓張伯能夠及時接受治療,避免了更嚴重的健康問題。這次篩查不僅讓張伯感到慶幸,也提醒了他身邊的朋友和家人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大腸癌是香港第二位最常見的癌症 大腸癌新症以男性居多 於2021年,香港新登記的大腸癌病例總數為5,899宗,佔癌症新症總數的15.3%。是香港第二常見的癌症,僅次於肺癌。大腸癌新症以男性居多,於2021年男女新症比例約為1.4比1。 各區長者中心應如何令長者關注大腸癌手讓長者提高預防大腸癌? 🔹在香港的社區層面上,建議各區長者中心可以採取多種措施來提高長者對大腸癌的關注和預防意識: 🔹健康講座和工作坊:邀請醫療專業人士來講解大腸癌的風險因素、症狀、篩查方法和預防措施。這些活動可以設置問答環節,讓長者有機會提問和互動。 🔹加強宣傳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與當地醫療機構合作,加強宣傳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鼓勵長者參加定期檢查。 🔹宣傳材料:製作簡單易懂的宣傳冊、海報和視頻,放置在長者中心和其他公共場所,介紹大腸癌的相關知識和預防方法。 🔹健康生活方式活動:組織健康飲食和運動的活動,如烹飪課程、健步走團體等,幫助長者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降低大腸癌的風險。 🔹個人經歷分享:邀請曾經接受過大腸癌治療的長者分享他們的經歷,這樣可以讓其他長者更了解篩查和早期發現的重要性。 🔹社交媒體和數碼平台:利用社交媒體和長者中心的網站,發布有關大腸癌預防的資訊。 🔹家庭參與:鼓勵長者的家人參與健康講座和活動,讓家庭成員也了解大腸癌的預防知識,並共同支持長者進行篩查。 社區資源介紹 | 大腸癌篩查計劃 香港的「大腸癌篩查計劃」旨在早期發現和預防大腸癌,特別針對50至75歲的香港居民。這個計劃由香港衛生署主導,提供免費的大便隱血測試(FOBT)和結腸鏡檢查服務,以便及早發現潛在的癌症或癌前病變。 大腸癌篩查計劃 | 參加資格: 必須符合以下所有條件 🔹 50至75歲沒有大腸癌病徵人士 🔹持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 🔹已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大腸癌篩查計劃 | 費用: 大腸癌篩查計劃由政府大幅度資助,並沒有設定參加者限額。每次由基層醫療醫生診症獲政府資助280元,包括大便免疫化學測試結果呈陽性後的第二次診症。在計劃下,大便免疫化學測試陽性參加者接受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時,如需切除瘜肉,會獲定額資助8,500元;若無需切除瘜肉,會獲定額資助7,800元。大腸鏡醫生在提供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時,可向參加者收取不多於1,000元的額外費用。 大腸癌篩查計劃 | 計劃流程: 1️⃣ 登記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可按此遞交登記申請 https://apps02.ehealth.gov.hk/oles/#/?lang=tc 2️⃣ 尋找參加計劃的基層醫療醫生:可按此或致電3565 6288 獲取醫生名單,也可以留意診所門外張貼的標誌 https://www.colonscreen.gov.hk/tc/public/programme/finding_a_pcd.php 3️⃣ 約見基層醫療醫生: 🔹診症當日須出示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 🔹醫生會先評估求診者是否適合參加計劃 🔹簽署同意書,正式登記加入計劃 🔹獲派發有關計劃的資料及大便隱血測試採便管 4️⃣ 在家自行採集大便樣本 5️⃣ 將樣本交到指定收集點 6️⃣ 等待醫生通知測試結果 若測試結果呈陽性:需再次約見醫生以瞭解詳情,並經轉介進行大腸鏡檢查 若測試結果呈陰性:繼續留意是否有大腸癌症狀,每 2 年再接受測試 大腸癌篩查計劃 | 查詢: 於辦公時間內致電熱線3565 6288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參與大腸癌篩查計劃資格更新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12/28/P2023122700358.htm 大腸癌篩查計劃 https://www.colonscreen.gov.hk/tc/index.html 圖片來源: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