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資源

🟣[舜禹香港] 香港長者北上養老有幾著數?跨境福利資訊介紹
[舜禹香港] 香港長者北上養老有幾著數?跨境福利資訊介紹 近10萬港長者移居廣東養老,但跨境福利使用率偏低? 愈來愈多市民選擇退休後移居廣東省養老,跨境長者福利措施受到關注。立法會新一份《數據透視》指,截至2024年中有9.96萬65歲或以上香港長者定居廣東省,人數10年間增加40.5%。文件回顧不同跨境長者福利服務使用情況,當中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參與人數最新為417人,而跨境使用醫療券金額僅佔總醫療券申領金額1.2%。此外,供移居廣東省的合資格長者領取高齡津貼及長者生活津貼的廣東計劃參與率僅2%,而福建計劃參與率更只有0.2%。 社評:北上養老成趨勢,政策支援須加強 近年,選擇移居廣東退休的香港長者人數持續上升,根據政府數據,已有近十萬名長者「北上養老」,享受生活成本較低、空間更寬敞、醫療配套完善的退休生活。然而,這股北上潮背後,其實亦折射出香港本地長者照顧政策的不足與挑戰。 不少北上長者表示,香港生活昂貴、居住空間狹小,即使有長者津貼與社區服務,日常生活仍感吃力。相比之下,內地城市如深圳、東莞的退休社區不但房價低廉,醫療設施近年亦逐步提升,加上兩地高鐵與地鐵接駁方便,讓不少港人選擇在鄰近城市安享晚年。 然而,長者北上後的醫療支援與福利轉移制度卻未臻完善。目前長者醫療券、長者津貼等在內地使用仍有不少限制,令部分長者「人已北上,福利仍留港」,甚至需長途跋涉返港覆診。此外,與內地醫療體系的協作與認證機制仍存不確定性,影響長者實際受惠程度。 香港政府若真心希望讓長者「安老在所願」,必須積極推動跨境安老政策的制度化,例如擴大醫療券跨境使用範圍、簡化長者津貼續領程序,並加強與粵方在安老配套上的合作。讓選擇留港或北上的長者都能獲得同樣尊重與照顧,是一個公平社會應有的態度。 建議:打破疑慮:北上養老四大保障建議 ✅ 醫療保障 🔷擴展醫療券適用至更多內地醫療機構 🔷建立港內外醫療紀錄互通系統 ✅ 福利可攜性 🔷長者津貼可遠程續領,無需返港辦手續 🔷優化醫療券與社會保障續領流程 ✅ 跨境支援 🔷設「大灣區港人長者支援站」提供協助 🔷資助社福機構於內地設分站,延續港式照顧 ✅ 心理與法律保障 🔷推行「跨境法律與福利教育」解答疑慮 🔷鼓勵子女探訪與社區互助,減少孤獨感 政府應以「一地兩照顧」為目標,讓北上長者獲得與本港相近的福利與尊嚴,真正做到「安老在所願」。 而近年,粵港兩地政府亦積極推出一系列跨境福利措施,協助長者在內地同樣享有基本保障與照顧。以下從交通優惠、津貼補助、醫療服務到安老院舍安排,香港長者在廣東省可享有一些實際支援與生活便利。 交通 社區資源介紹|免費搭深圳地鐵<按此了解> https://www.bayarea.gov.hk/gbais/tc/info/travel/travelling-by-public-transport/ 長者在港可以享有2蚊乘車優惠,而香港長者在內地亦同樣享有交通津貼。深圳市近年推出了長者乘車優惠,無論來自何地,只要年滿60歲的旅客,均可在深圳地鐵免費乘坐。只需選擇專用通道,出示回鄉證,即可直接免費進站乘車。 社區資源介紹|免費搭巴士<按此了解> https://www.bayarea.gov.hk/gbais/tc/info/travel/travelling-by-public-transport/ 香港長者在深圳搭乘公交車也可以享受免費待遇,只需在上車時,將深圳頤年卡或港澳居民居住證刷公交車的讀卡機,即可免費乘車。 長者到這9個內地城市免費搭車?即睇乘車優惠、申請教學<按此了解> https://hk.news.yahoo.com/%E9%95%B7%E8%80%85-%E5%85%A7%E5%9C%B0-%E5%85%8D%E8%B2%BB%E6%90%AD%E8%BB%8A-%E4%B9%98%E8%BB%8A%E5%84%AA%E6%83%A0-%E7%94%B3%E8%AB%8B%E6%95%99%E5%AD%B8-010043287.html 福利津貼 社區資源介紹|高齡津貼(廣東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1823.gov.hk/tc/faq/what-are-the-eligibility-criteria-of-guangdong-scheme-fujian-scheme-what-is-the-amount-of-assistance-payable 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廣東計劃同樣為高齡香港居民設立了高齡津貼。不需經濟狀況審查,只要年滿70歲並符合相關規定,香港居民即可申領。每月津貼金額為1,620港元。長者在每一個付款年度內廣東累計居住滿60天,就可以領取全年的津貼。 社區資源介紹|長者生活津貼(廣東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1823.gov.hk/tc/faq/what-are-the-eligibility-criteria-of-guangdong-scheme-fujian-scheme-what-is-the-amount-of-assistance-payable 除了高齡津貼,還有為 65 歲以上有經濟需要的香港長者推出了「長者生活津貼」。申請人需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等相關規定才能獲得資助,每月資助額為4,195 港元。 社區資源介紹|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socsecu/comprehens/portableco/ 合資格的長者在選擇到廣東或福建省養老時,可以繼續每月領取現金援助及年度補助金,確保他們的生活資助。 醫療 社區資源介紹|醫療券<按此了解> https://www.hcv.gov.hk/files/pdf/EHVGBAPS_Leaflet_Traditional_Chinese.pdf 為進一步提升香港退休人士在大灣區內的醫療保障,香港政府於 2024 年 2 月 19 日推出了「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除了過往有2間恆常服務機構外,新增 7 間醫療機構被納入試點範圍,包括 5 家提供綜合服務的醫療機構和 2 家牙科醫療機構。這些機構將接受香港長者使用醫療券支付在深圳的門診醫療和牙科服務費用。 只需出示有效的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並簽署同意書,即可在當日接受的門診或牙科服務中使用醫療券支付費用。該計劃預計將於今年第三季起在各試點機構陸續啟動。 安老院 社區資源介紹|廣東安老院舍照顧服務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socsecu/comprehens/portableco/ 廣東安老院舍照顧服務計劃旨在為香港長者提供更多安老院選擇,並透過政府全額資助長者的住宿費用。計劃已於2025年新增四家認可的安老院,包括江門、佛山和深圳,為參與長者提供更多服務選擇。 資料來源: 免費搭深圳及公交地鐵 https://www.bayarea.gov.hk/gbais/tc/info/travel/travelling-by-public-transport/ 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https://www.swd.gov.hk/tc/pubsvc/socsecu/comprehens/portableco/ 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https://www.swd.gov.hk/tc/pubsvc/socsecu/comprehens/portableco/ 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 https://www.1823.gov.hk/tc/faq/what-are-the-eligibility-criteria-of-guangdong-scheme-fujian-scheme-what-is-the-amount-of-assistance-payable 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 https://www.hcv.gov.hk/files/pdf/EHVGBAPS_Leaflet_Traditional_Chinese.pdf 圖片來源: GPT
🟣[舜禹香港] 年滿60歲即有電費半價優惠?中電港燈都有! 中電、港燈長者電費優惠收費申請指南介紹
香港家庭平均每月$500電費住宅電費佔比近三成!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香港住戶的電費開支在過去幾年有所變化。2019/2020年的統計顯示,香港住戶每月平均電費開支約為$500至$600港元。電費主要由基本電價和燃料調整費組成,其中燃料調整費的波動較大,主要受全球能源價格影響。住宅用電量佔總用電量的約27%,商業用電量佔66%,工業用電量佔7%。這些數據顯示了香港住戶在電費上的支出情況,反映出電費在家庭開支中的重要性。 建議:長者地區中心節能講座:教你如何有效使用電器‍香港長者地區中心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教導長者節省電力開支,以下是一些建議: 舉辦節能講座:定期舉辦節能講座,邀請專家講解如何有效使用電器、節約用電的方法以及最新的節能技術。 發放節能手冊:製作簡單易懂的節能手冊,內容包括如何選擇節能電器、正確使用空調和照明設備等。 示範節能技巧:在中心設立節能示範區,展示如何正確使用電器以節省電力。 提供個人化建議:安排專人為長者提供個人化的節能建議,根據他們的生活習慣和家庭情況,提出具體的節能措施。 推廣政府及電力公司的節能計劃:向長者介紹政府及電力公司提供的各種節能計劃和補貼,幫助他們申請相關優惠。 為減輕有需要人士經濟負擔中電、港燈均推出電費補貼計劃 電費是家庭日常的一大開支,中電及港燈亦已在今年元旦起加電費。為減輕低收入及有需要人士的負擔,中電、港燈均有推出電費補貼計劃。 社區資源介紹|香港電燈「長者電費優惠計劃」<按此了解>‍優惠內容:‍每月首200度電費享有四折優惠,並豁免電費按金及最低收費。‍申請資格:‍年滿60歲或以上的香港電燈註冊住宅客戶,且獨居或與合資格長者同住,並領取或有資格領取綜援。‍所需證明文件(包括申請人及同住者):‍1. 身份證明文件2. 經濟證明文件: 領取綜援證明、銀行存摺/月結單3. 居住證明: 屋證(公屋住戶證明)、業主證明信、單位電費單 社區資源介紹|中華電力「長者電費優惠計劃」<按此了解>‍優惠內容:‍每兩個月內,前400度的用電量享有半價優惠,並豁免電費按金及最低基本收費。‍申請資格:‍年滿60歲或以上的中華電力註冊住宅客戶,且獨居或與合資格長者同住,並領取或有資格領取綜援。 所需證明文件(包括申請人及同住者):‍1. 身份證明文件2. 經濟證明文件: 領取綜援證明、銀行存摺/月結單3. 居住證明: 住户證/屋證(公屋住戶證明)、業主簽署證明4. 按金收據正本: (以便退還按金予申請人) 申請方法:‍長者如有意申請上述中電、港燈長者電費優惠,均可向任何一間有關計劃的審核中心查詢及提出申請。‍各區審核中心聯絡名單:‍https://www.hkcss.org.hk/%E9%95%B7%E8%80%85%E5%84%AA%E6%83%A0%E8%A8%88%E5%8A%83/‍‍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現段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 [舜禹香港] 七成長者牙齒問題被忽略?牙痛竟變成心臟病導火線!社區牙科支援計劃各項牙科津貼介紹
七成長者牙齒問題被忽略?牙痛竟變成心臟病導火線! 根據香港牙醫學會數據,約70%的65歲以上長者有嚴重牙周病或牙齒鬆脫情況,但大多數人未有定期檢查。許多長者認為「無牙就唔使理」,其實牙周炎可能導致細菌入血,增加患上心臟病、中風風險!此外,牙齒問題會影響咀嚼和營養吸收,導致體重下降、虛弱及跌倒風險提升。牙齒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 長者無牙咀嚼困難?營養失衡恐致虛弱症 香港不少長者因牙齒脫落,只能進食白粥、麵包等軟質食物。營養師指出,長期攝取不足蛋白質、維他命B群,可能導致「肌少症」,提高跌倒與住院風險。 家人在準備食物時,就得要注意長者是否能夠咀嚼與吞嚥食物。有營養師建議,最好是烹調質地較好咀嚼的食物;此外,若是長者已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也可補充流質營養品,因為營養品的營養很均衡,喝一瓶就可以提供一餐足夠的營養。 社評:香港長者牙齒健康問題亟待關注與解決 牙齒健康是整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香港,長者的牙齒問題往往被忽視。隨著年齡增長,牙齒自然磨損、牙齦退縮,加上可能存在的牙周病、蛀牙或缺牙問題,使得許多長者面臨進食困難、社交尷尬,甚至影響心理健康。然而,現行的醫療與福利制度對長者牙齒健康的支持不足,導致許多長者無法獲得適當的牙科治療。 長者牙齒問題的嚴峻性 根據香港衞生署的調查,超過六成的長者患有牙周病,缺牙問題亦相當普遍。由於長者新陳代謝減慢,牙齒修復能力下降,若未能定期獲得牙科護理,口腔健康便會逐漸惡化。許多長者因為經濟困難或資訊不足,未能定期看牙醫,導致輕微的牙病演變為嚴重的問題,例如牙齒脫落或頜骨萎縮,影響咀嚼功能和日常飲食。 長者的牙齒健康問題不僅影響個人,也增加社會醫療負擔。長期牙病與其他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有密切關係,若口腔衛生不佳,細菌感染可能擴散至全身,造成更嚴重的健康問題。這使得長者在醫療上的開支增加,進一步加重公共醫療系統的負擔。 現行政策的不足與挑戰 目前香港的牙科服務主要集中於私營市場,政府提供的牙科護理有限。例如,長者可以透過社區中心獲得基本的牙科檢查,但涉及根管治療、假牙安裝等昂貴療程時,便需自行負擔高額費用。香港社會福利署雖然設有「長者醫療券計劃」,允許長者使用醫療券支付牙科服務,但金額有限,難以應付昂貴的牙科治療。 此外,公共牙科診所數量有限,預約困難,導致許多長者因等待時間過長而放棄治療。牙科保險亦並非普及,許多長者退休後失去僱主提供的醫療保險,只能依賴儲蓄或子女支援來支付牙科費用,這使得低收入長者陷入困境。 建議:長者牙齒問題不容忽視!政府應如何出手? 以下是改善長者牙齒健康的建議要改善香港長者的牙齒健康,政府應該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例如: 🔷 擴大公共牙科服務:增加公立牙科診所數量,縮短長者的輪候時間,提供基本牙科護理服務,如清洗牙齒和早期蛀牙治療。 🔷 提升醫療券補助額度:增加長者醫療券的金額,或設立專門的牙科補助,讓長者能夠負擔基本的牙科治療。 🔷 推廣口腔健康教育:透過社區活動、媒體宣傳,提升長者對口腔健康的認識,鼓勵定期牙科檢查。 🔷 推動牙科保險:鼓勵保險公司推出適合長者的牙科保險計劃,以降低牙科治療費用負擔。 🔷 與非政府機構合作:支持慈善組織提供免費或低成本的牙科治療,幫助經濟困難的長者獲得適當護理。 社區資源介紹|社區牙科支援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communitydental.gov.hk/tc/cdsp/introduction_of_cdsp.html 因應市民對公營牙科服務需求日益增加,政府於2022年底成立口腔健康及牙科護理工作小組,並推出「社區牙科支援計劃」。 服務對象: 計劃的申請人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 🔷為社會福利署「長者生活津貼」的受惠人; 🔷使用社署「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第二級共同付款級別); 🔷使用社署「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個案)」/「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家居支援服務」(第一及第二級別收費/共同付款級別); 🔷醫院管理局「醫療費用減免」的合資格人士; 🔷已登記加入「醫健通」。 資助服務範圍: 合資格人士可在180天內獲得以下服務: 🔷口腔檢查 🔷緩解牙齒疼痛的藥物(如需要) 🔷 X光檢查 🔷補牙或拔牙(每名計劃參加者最多可獲三個「補牙或拔牙配額」) 行政費: 計劃參加者須支付每個「補牙或拔牙配額」的行政費,費用為50元。部分合資格人士可獲全數豁免行政費。 參加方法: 合資格人士可選擇一間已參與計劃的非政府組織牙科診所,自行聯絡該牙科診所或透過註冊社工轉介。 詳列參與計劃的非政府組織牙科診所名單。<按此了解> https://www.communitydental.gov.hk/tc/cdsp/service_provider_search.html 有興趣和合資格參加計劃的人士,五月十三日起可到該網站瀏覽,並預先選擇和自行聯絡自己選取的診所,預約於五月二十六日或之後接受政府資助的牙科護理服務。 各項牙科津貼申請指南<按此了解>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191 文章介紹了香港的牙科街症服務及多項牙科資助計劃,特別針對長者的牙齒健康需求。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現段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5/13/P2025051300358.htm 社區牙科支援計劃 https://www.communitydental.gov.hk/tc/cdsp/introduction_of_cdsp.html 各項牙科津貼申請指南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191 圖片來源: Freepik
🟣[舜禹香港]醫管局擴展遙距醫療服務,偏遠地區長者受惠HA Go遙距醫療及藥物送遞服務介紹
醫管局擴展遙距醫療服務,偏遠地區長者受惠 有團體調查指出約三成受訪長者在過去三個月內就診2至4次,而出外求診時,82%受訪長者表示需要家人或照顧者陪同就診。然而,香港的長者使用遙距診症服務的情況逐漸普及,特別是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這種服務得到了廣泛應用。 醫管局積極推動為偏遠地區的合適病人提供遙距醫療服務。目前,這項服務已覆蓋北區和離島地區約50個村落,每年服務約1200人次。 醫管局計劃在2025年初將服務範圍擴展至60個村落。選擇新地點時,將考慮技術條件,如通訊設備和網絡穩定性,以及與相關持份者的協作安排等因素。此外,醫管局也逐步將遙距診症應用於其他合適的服務,包括不同的專科門診、普通科門診、護士診所及專職醫療診所等。 遙距診症新時代:長者中心如何助力長者掌握醫管局服務 教導長者使用醫管局遙距診症服務可以幫助他們更方便地獲得醫療支援。以下是一些建議,供長者中心參考: 🔹基礎培訓課程 - **簡單介紹**:先向長者介紹什麼是遙距診症服務及其好處,例如減少外出風險、節省時間等。 - **設備使用**:教導長者如何使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包括如何下載和安裝「HA Go」應用程式 - **基本操作**:演示如何進行視像通話、如何調整音量和鏡頭角度等。 🔹實際操作演練 - **模擬診症**:安排模擬遙距診症的情景,讓長者親自操作,熟悉整個流程。 - **步驟指導**:逐步指導長者如何預約診症、接收通知、進行視像會診等 🔹提供技術支援 - **設立熱線**:設立專門的技術支援熱線,解答長者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 **現場支援**:安排志願者或工作人員在診症過程中提供現場支援,確保長者能順利完成診症。 🔹製作簡易指南 - **圖文並茂**:製作簡單易懂的操作指南,使用圖文並茂的方式,讓長者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 **視頻教程**:錄製操作視頻,讓長者可以隨時觀看學習。 🔹定期回顧與改進 - **收集反饋**:定期收集長者的使用反饋,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 - **改進培訓**:根據反饋不斷改進培訓內容和方式,確保長者能夠熟練使用遙距診症服務。 這些建議可以幫助長者更好地掌握遙距診症服務,提升他們的醫療體驗。 社區資源介紹|醫管局遙距診症服務<按此了解>#此服務只適用於部份醫院/診所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3787254308212664 參與資格: 🔹HA Go 正式會員(已登記HA Go,並啟動帳戶) 🔹必須由醫院/診所職員作出邀請及自願性參與 🔹患者身處在香港 🔹擁有可視頻手提電話 事前準備: 下載並安裝「HA Go」應用程式: 前往應用程式商店(如App Store或Google Play)下載並安裝「HA Go」應用程式。 Google Play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hk.org.ha.hago&hl=zh_HK App Store https://apps.apple.com/hk/app/ha-go/id1469340861 註冊成為「HA Go」會員: 打開應用程式並註冊成為會員。您需要提供一些基本個人資料並創建帳戶。 準備視像診症設備: 確保您擁有可進行視像通話的設備(如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並已安裝和登入「HA Go」應用程式。 確保設備的相機和麥克風功能正常,並連接到穩定的互聯網。 HA Go遙距醫療流程: 步驟一:開啟「HA Go」App內的發送推送通知,以接駁視像會診。病人只需點按訊息,並登入。 步驟二:職員進行身份核證,如:出示香港身份證以便核實你的身份。 步驟三:醫生進行視像會診 步驟四:按情況需要,護士再跟進相關事宜。例如:預約下次覆診日期、教導如何洗傷口。 注意事項: 🔹可視頻手提電話 🔹已允許HA Go發送推送通知 🔹已連線到穩定固網 🔹有足夠電量運作 🔹切勿在診症過程中錄影、錄音或擷取螢幕畫面 🔹可安排一位親友在場陪同 香港醫管局藥物送遞服務<按此了解>#此服務只適用於部份醫院/診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9bPFvFMtjc 醫管局「藥物送遞服務」旨在優化病人對取藥服務的體驗。病人現在可透過醫管局流動應用程式「HA Go」,安排藥物送遞至家中或指定地址(郵政信箱或商廈郵件室除外),亦可選擇到社區取藥點領取藥物,就診後毋須返回或留在醫院或診所藥劑部等候。此服務適用於所有醫管局轄下醫院和診所的專科門診、普通科門診、出院及急症室病人。 #備註:以下醫院/診所暫未提供藥物送遞服務:錦田診所、梅窩普通科門診診所、北南丫普通科門診診所、坪洲普通科門診診所、沙頭角普通科門診診所、索罟灣普通科門診診所、打鼓嶺普通科門診診所、大澳賽馬會普通科門診診所、屯門診所及長洲醫院。 服務收費: 藥物送遞服務按每張處方劃一收費,每次港幣65元,不受處方上藥物的數量、重量、大小或種類影響。當確認了送遞服務的安排並繳付款項後,該次服務將不予取消亦不設退款。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文匯報:醫管局為偏遠地區病人提供遙距醫療 料明年初擴至60條村 https://www.tkww.hk/a/202411/27/AP67470ed1e4b0f8a56f750532.html 遙距診症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3787254308212664 https://www2.ha.org.hk/hago/features/appointment-related/telehealth 藥物送遞服務 https://www.ha.org.hk/visitor/ha_visitor_index.asp?Content_ID=270029&Lang=CHIB5
🟣[舜禹香港] 香港風濕病患病率飆升 風濕病基金會:為香港受風濕困擾患者提供全面支援
60歲以上長者有六成以上患有「退化性關節炎」 60歲以上的人士有60%以上患有「退化性關節炎」,這是由年紀增長而引致的關節退化造成。長者認知的風濕痛大多是指退化性關節炎。70 歲以上老人有70%以上罹患指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其中女性患者較多於男性。 風濕關節痛轉季、下雨天易發作? 每當天氣變化如颳風下雨時,風濕痛患者常會感到膝蓋、肩膀、腰部和髖關節等大關節部位出現疼痛、僵硬和活動受限的症狀。然而,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數據顯示,雨天與風濕和關節痛患者的求診數量並無直接關聯。另一項研究指出,隨著時間推移,支撐關節的軟骨會磨損,骨骼中的神經可能會受到壓力變化的影響,因此膝蓋痛的關節炎患者對氣壓變化更為敏感,容易在氣壓變化時感到疼痛。此外,氣壓變化也可能導致肌肉和疤痕組織的膨脹和收縮。由於雨天會使周圍氣壓顯著下降,這兩者同時發生,讓人誤以為雨水是關節痛的原因。而且在下雨時,人們通常會待在室內,減少活動,這也會導致關節變得僵硬和疼痛。 長者地區中心的風濕關節痛預防秘訣:運動、飲食、保暖全攻略! 長者地區中心可以採取多種措施來幫助長者預防風濕關節痛。以下是一些建議: 🔹提供運動課程:組織低強度的運動課程,如太極、瑜伽或水中運動,這些活動有助於增強關節靈活度和肌肉力量,減少關節僵硬和疼痛。 🔹健康飲食講座:舉辦講座,教育長者如何通過均衡飲食來減少發炎反應。建議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健康的蛋白質(如魚類),以及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提供保暖設備:在中心內提供保暖設備,如電熱毯或暖手袋,幫助長者在寒冷天氣保持關節溫暖,減少疼痛。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壓力管理課程,幫助長者減少壓力,因為壓力會加重發炎反應。 🔹健康檢查:定期安排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和治療風濕關節痛,並提供個性化的健康建議。 🔹社交活動:組織社交活動,鼓勵長者多參與社交,保持積極心態,這對於整體健康和關節健康都有益處。 社區資源介紹|香港風濕病基金會<按此了解> https://www.hkarf.org/zh-hant/disease-education/disease-information/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的宗旨是提高香港市民對常見骨與風濕關節病的認識,並改善病患者的健康相關生活質素。為此,基金會提供多種服務,包括: 病人支援:提供經濟援助、職業治療師諮詢服務和「風知己」電話支援熱線。 健康教育:舉辦健康講座和課程,幫助患者了解疾病和管理日常生活中的困難。 運動課程:提供水中運動班和陸上運動課程,幫助患者通過運動改善關節靈活度和減少疼痛。 社交活動:組織各類社交活動,促進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交互動。 這些服務旨在提升風濕病患者的生活質素,並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教育。如果你有興趣了解更多,可以訪問他們的官方網站或聯絡他們的支援熱線。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風知己」電話支援熱線: 電話:2346 2999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 https://www.hkarf.org/zh-hant/disease-education/disease-information/ 關節痛不再是「老人病」! https://www.polyhealth.com.hk/zh-hant/health_corner/detail/36 風濕骨痛發作 原來跟雨天無關 https://www.threechembio.com/d/%E9%A2%A8%E6%BF%95%E9%AA%A8%E7%97%9B%E7%99%BC%E4%BD%9C+%E5%8E%9F%E4%BE%86%E8%B7%9F%E9%9B%A8%E5%A4%A9%E7%84%A1%E9%97%9C/429/?srsltid=AfmBOorV6jdcHRxv3jHuF29xfDd70J7rz3ZmdfbqLhZMogFJVUVAdGuK 圖片來源: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