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及身障

[舜禹台灣] 失明的他,畢業後該如何找尋工作方向?

前幾年轟動一時的電影《逆光飛翔》以視障音樂家黃裕翔的真實故事為題材,講述著全盲鋼琴家的青春歲月,首次離家北上念書的他琴彈得好,卻堅持不參加任何比賽,因為不想被同情,他只想跟大家過得一樣。「想跟大家過得一樣」,這是所有身心障礙者最平凡卻也最不可及的期望。身心障礙者無論是先天或後天的條件限制,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充滿了不同,尤其是一些不方便所帶來的歧視,更使他們在社會中備受挫折。生活已經不容易了,想要順利就業就更是困難重重了。

 

從黃裕翔這個美好的例子說起,視障者在台灣社會中最大宗的就業機會其實相當單一,也就是「按摩」。這個就業選項與其說是保障,更像是一張撕不去的標籤,限制住視障者和其家庭,以及社會大眾的認知和接受度。然而,身心障礙者並不等於「失能」,他們真的只能做某些特定的行業嗎?以視障者來說,儘管缺乏了重要的視力,但其他聽覺和觸覺也因此變得更為敏銳,許多視障者往往具有高超的音樂天賦,他們的臨場表演也充滿大將之風,沈著而精湛,但卻往往沒有管道和機會,讓他們一展長才。

 

身心障礙者也有獨立生活、發揮所長的能力

 

子義就是這樣的例子。他在學齡前不到 6 歲時就因病導致雙眼視力全部喪失,然而,除了「看不見」之外,子義品學兼優,在學業表現上大放異彩,父母親從小就讓他自理所有的生活技能,過著幾乎與常人無異、甚至可以說是更為優秀的生活。子義的父母都是「明眼人」,媽媽在子義失去視力後便辭去工作,全心照顧這個孩子,除了認真地和專業老師學習怎麼幫助孩子之外,也很積極參與各種課程或療程,甚至自己製作適合子義的聲光道具等。這樣的投入,無非是想讓子義長大後不但是能獨立生活,更能夠有所選擇、發揮所長。

 

然而,當子義一路順利地念到了大學之後,卻開始面臨想像不到未來出路的擔憂。「難道除了按摩,我沒有別的工作機會了嗎?」「我明明好手好腳,還學有所長,為什麼只能去做按摩呢?」不曾被視力障礙給打敗過的子義,卻被未來的徬徨與沒有機會給嚴重衝擊。而向來以子義為榮的媽媽看到灰心喪志的孩子,心疼之餘,也不免感嘆難道一家人過去多年來的努力,竟然還是敲不開機會之門嗎?

 

以全方位課程與輔導銜接多元職缺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身心障礙者就業專區」裡,規劃了一系列職業訓練,這正是著眼於幫助不同屬性、程度的身心障礙者沒和、銜接至更多元的職業選擇。由勞動部統籌,開設專班式的免費職業訓練及多元管道職業訓練等,為個別身心障礙者提升其職業技術能力,同時,在養成訓練期間,為了保障學員的生活品質,政府亦提供職訓生活津貼補助。在後疫情時代,這個計畫也與時俱進地另外設置起數位學習網站,提供網路研習課程。

身心障礙者職業專班課程可以在「無礙e網」上查詢,在「基礎概念與數位生活」、「辦公室應用的好幫手」、「創新網站設計」、「進階應用與證照考試」和「職場核心能力」等大架構下,幫助身心障礙者打下就業基礎。

 

而像子義這樣本身已經具備了一定能力的身障者,更可以直接透過「台灣就業通」來查詢職缺,甚至可以直接依照身心障礙類別預作篩選,快速且清楚地掌握自己的選項。民間有許多針對個別身心障礙的就業組織和計畫,但礙於資源,並非都能提供完整的職業訓練與相關保障,且也無法串聯更多企業,提供更多元的可能性。勞動部的專區可以是一個絕佳的起點,引導身心障礙者瞭解工作的

 

幫助每一個人做好就職的準備

 

雖然還沒畢業,但子義忍不住搜尋起對視障者友善的職缺,馬上列出了一些相當專業的機會,諸如財務人員甚至是區塊鏈架構師等具有未來發展潛力的職缺。本來心灰意冷、失去學習動力的他,再次深刻明白到: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視力的缺憾是可以靠專業技能彌補的。他重新燃起鬥志,更有信心地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

 

資料來源: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者就業專區

無礙e網

台灣就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