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資訊

[舜禹台灣] 家庭暴力的陰影 - 透過民事保護令尋求援助

家庭暴力不斷上演

家庭暴力不僅是對身體的傷害,更波及心理、經濟和社會層面。這種暴力行為包括身體攻擊、心理虐待、性侵犯和經濟控制等。受害者可能遭受身體傷害、心理創傷,甚至社會孤立。在台灣,家庭暴力的案件不斷上演,部分原因可能與文化態度、教育缺乏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有關。根據統計,每年有數以千計的家庭暴力案件被報告,但許多案件可能未被揭露。

 

林千又事件的啟示:預防家暴的策略

近期林千又被男友家暴的事件突顯了家庭暴力的嚴重性。為了預防類似事件,必須從多方面著手。首先,加強公眾教育和意識提升是關鍵,讓人們了解家庭暴力的嚴重性和如何求助。其次,強化法律制度,確保受害者可以安全且有效地報告暴力行為。最後,提供充足的支援服務,包括諮詢、庇護所和法律援助,以協助受害者從困境中恢復。

 

民事保護令的力量

民事保護令是為了保護家庭暴力受害者而設的法律工具。適用對象包括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及其家庭成員。申請流程包括向法院提出申請,並可能需要提供相關證據。這些令狀可以命令施暴者離開受害者的居所,禁止任何形式的接觸,並在必要時提供緊急保護。申請通常不涉及費用,旨在確保受害者能夠安全且無負擔地獲得保護。

一、什麼是保護令

當您遭遇家庭暴力時,可以向法院聲請民事保護令,保護令可以保護您的安全。

民事保護令是法院根據家庭暴力防治法的規定程序核發的一項命令,旨在保護家庭暴力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和權益。這份命令禁止相對人(即實施暴力的人,又稱加害人)再以肢體暴力、言語暴力或其他暴力方式對待被害人。

 

二、保護令的種類、內容

民事保護令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1、通常保護令:根據家庭暴力防治法核發,用於保護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和權益。

2、暫時保護令:在案件審理期間,作為臨時性的保護措施。

3、緊急保護令:在緊急情況下立即核發,以確保被害人的安全。

根據不同種類的保護令,從聲請方式、審理程序、保護令內容等層面皆不相同,大致包含以下內容:

禁止施暴令、禁止接觸令、遷出令、遠離令、物品使用權令、暫定親權令、暫時探視權令、租金或扶養費令、損害賠償令、加害人處遇計畫、律師費令、禁止查閱資訊權、其他必要命令。這些保護令的核發旨在防止家庭暴力行為繼續發生,並保護被害人及其特定家庭成員的權益和安全。

 

三、要到那裡提出聲請?

1、撥打 113 保護專線。

2、可至任何一間警察局或派出所報案。

3、直接具狀向法院提出聲請。

(註:法院聯合服務中心、地方政府駐地方法院的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或家事服務中心可供諮詢。)

 

四、聲請資格

1、被害人,就可以向法院聲請。

2、如果被害人為未成年人、身心障礙者,可以由法定代理人(即父母、監護人)、三親等內之親屬(即父母、祖父母、子女、孫子女、兄弟姊妹等),向法院提出聲請。

3、「緊急保護令」,只有檢察官、警察局(分局)或直轄巿、縣(巿)主管機關,才可以向法院提出聲請,被害人可以向警察局報案,由警察局向法院提出聲請。

 

五、準備文件

1、聲請狀。

2、被害人、相對人的戶籍謄本各 1 份。

3、暴力事實的相關證據(如驗傷診斷證明、照片、錄音光碟及譯文、錄影光碟等)。

4、聲請狀所述應附文件(如保護令裁定、汽機車行照、鑰匙、土地建物權狀或謄本、租賃契約等影本)。

5、證人連絡資料。

6、其他法院請聲請人提出之文件。

 

六、費用

依家庭暴力防治法規定,保護令的聲請、撤銷、變更、延長及抗告,均免繳納裁判費。但是訴訟文書的影印費、抄錄費、鑑定費、證人或鑑定人的日費、旅費等等程序必要的費用,不在免繳納的範圍。

 

向家庭暴力說不

家庭暴力是一個多面向的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來對抗。通過教育提升公眾意識、強化法律制度以及提供有效的支援服務,我們可以朝著減少家庭暴力的目標邁進。民事保護令是一項強有力的工具,可以保護受害者免受進一步的傷害。讓我們攜手合作,創造一個無家庭暴力的社會。

 

 

資料來源:

ETtoday星光雲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