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資源

[舜禹台灣] 獨居長者租屋困境與崔媽媽基金會支援服務
「租不進去」的獨居長者!租屋市場的隱形高牆 最近媒體報導強調,許多獨居長者租屋難度高:房東擔心長者生病、雜物堆積,甚至憂慮「孤獨死」後難處理,桃園列冊獨居長者達約4,300人,但租屋門檻仍然高。房東拒租或開價過高,讓長者租屋成為看得見的問題與壓力。 台灣獨居長者租屋困境的現況與影響 人口規模:截至2023年6月,全台獨居人口約97.7萬人,約佔老年人口四分之一。 對個人/家庭的影響:長者租屋受限,造成生活圈縮小、身心焦慮;子女需協調照護,家庭負擔加重。 對社會的影響:孤老租屋困境可能導致公共安全事件、孤獨死問題;房東避險心態與政策不足加劇社會資源壓力。 現行社會福利與解方有哪些? 1. 政府推動社宅與租金補貼:社宅設置長者保留戶、租金補貼方案等。 2. 地方創新方案如「安居×愛心房東」:社工媒合房東,提供租金保證與定期訪視。 3. 青銀共居模式:長者與年輕人互補入住,共築互助居住環境。 財團法人崔媽媽基金會:打破租屋高牆的重要力量 崔媽媽基金會自1989年成立,致力於弱勢居住扶助,目前是台灣推動租屋權益的重要組織。 服務與功能: - 弱勢租屋媒合:提供租屋資訊、陪同看屋、簽約支援。 - 友善二房東計畫:與房東合作募屋,再轉租給長者,提供租金保障與緊急救援系統。 - 租賃法律諮詢:免費法律服務、租約審查、糾紛調解。 - 搬遷支援:補助搬家費用、協助裝拆與搬遷流程。 基金會成功協調社工與房東,創造長者可入住的機會,讓居住不再是弱勢的壓力來源。 居住是人生第一要件,讓長者「住得安心」 住房困難不是小問題,對獨居長者而言,安心租屋關係到自立與尊嚴。 建議: - 政府強化社宅與風險保障制度; - 社福機構推動友善二房東與青銀共居模式; - 社區與公私協力,是解方的關鍵。 如您或家中長輩有租屋困難,可透過舜禹學堂諮詢轉介服務,協助申請崔媽媽基金會資源與法律協助。 分享你看到的居住困境,或告訴我們:你的家鄉是否該設立「友善老屋源」?留言一起討論吧!
[舜禹台灣] 偏鄉老人頻走失?「智慧型穿戴救援器」助找回安全感!
偏鄉老人頻走失?「智慧型穿戴救援器」助找回安全感! 今年初台東縣偏鄉有宗走失事件:一位 70 歲老奶奶清晨在路上徬徨,幸虧被巡邏警車發現送回家。這類事件頻繁,縣府自 110 年起推廣「智慧型穿戴式緊急救援系統」,2025年更開放「老老照顧」或子女無力協助的長者申請。弱勢長者每月只需 450 元,中低收入戶更可申請全額補助。 台灣偏鄉獨居/高齡人口現況分析 目前台灣 65 歲以上長者已突破 400 萬;偏鄉地區獨居與失智長者不少,走失、跌倒或緊急事故機率高。 個人/家庭層面:走失不僅可能失去自主安全感,家屬也承受巨大焦慮與照護壓力;突發跌倒可能造成長期後遺。 社會影響:警方與社福資源被迫無預警調度、偏鄉救援後送成本高、社會質疑公共安全與照護是否到位。 台灣目前的社會福利與預防措施 1. 地區救援系統推廣 全台各縣市陸續引入穿戴裝置、電子圍籬、VR 健康監測等,並與里長、警方、志工系統合作建立「預警—通報—救援」脈絡。 2. 補助與分級補貼制度 中低收入與偏鄉長者可零費用取得穿戴器與通報服務;一般長者則採分級收費方式,補貼後負擔減低。 3. 社區預防與教育 透過里辦公處、銀髮關懷據點宣導走失風險、地圖片避走訓練,以及設置臨時避難站點與資訊公告板,提高社區聯防力。 智慧型穿戴式緊急救援系統介紹 申請對象:65 歲以上偏鄉、獨居、失智或子女無力照顧者 申請方式:向地方社會處、區公所或衛生所說明需求評估後申請 功能內容:GPS 定位、SOS 緊急通話、跌倒偵測、自動定位求助功能 通報機制:即時將訊息送至 24 小時照護中心及家屬 (有警消資源介入) 收費狀況:一般 450 元/月/人、中低收戶免費 維護支持:裝置升級與維修、定期系統測試與操作教育由社福單位提供 從「走失報案」到「智慧守護」 偏鄉與獨居長者走失事件層出不窮,但透過穿戴救援器、GPS 定位與社區聯絡網絡,我們可及時通報、快速救援,大幅減低意外與後果。 政府與社福機構需加強推廣、提高辨識率與接受度; 社區與家庭可協助長者申請裝置,一同建立安全生活網;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幫家中長輩申請、或想了解自己家鄉是否已有試辦,歡迎在留言或私訊與舜禹學堂聯繫,我們提供免費線上諮詢與轉介協助。 請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偏鄉長者獲得及時的安全保障,也歡迎留言交流:你最希望政府在哪些方面加強長者的走失預防與緊急應變?
[舜禹台灣] 避免失智長輩被詐騙!監護宣告與輔助宣告一次搞懂
台灣失智家庭的法律救星!監護宣告 vs. 輔助宣告,你該知道的事 近年來,與失智症相關的新聞層出不窮,例如某知名藝人因父母失智,財產遭詐騙數百萬,甚至引發家庭糾紛。這些案例不僅讓人心痛,更提醒我們,當家中長輩面臨失智、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時,如何透過法律手段來保障他們的權益,成為每個家庭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監護宣告」與「輔助宣告」,這兩個聽起來有點拗口的法律名詞,其實是保護失智長輩與家庭的重要工具。別擔心,我們會用簡單好懂的方式,帶你快速掌握這些知識! 什麼是監護宣告與輔助宣告? 簡單來說,這兩個法律程序是為了幫助那些因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無法完全處理自己生活或財務的朋友或長輩。根據情況不同,可以選擇適合的方式來保護他們的權益。 1. 監護宣告 適用於完全喪失判斷能力的情況,例如中重度失智或嚴重精神障礙。經法院裁定後,當事人會被視為「無行為能力」,並由法院選任的監護人代為處理所有法律行為。 2. 輔助宣告 適用於部分喪失判斷能力的情況,例如輕度失智或輕度智能障礙。當事人仍有部分自理能力,但在涉及重大財務或法律行為時,需要輔助人的協助與同意。 為什麼監護與輔助宣告這麼重要? 失智症患者在病程中,常因判斷力下降,容易成為詐騙、侵占財產的目標。若沒有法律上的保護,家屬可能面臨巨大的經濟與心理壓力。監護與輔助宣告的設立,不僅是保障長輩的財產安全,更是避免家庭內部因財產問題引發糾紛的重要措施。 誰可以聲請?流程怎麼走? 聲請對象包括: • 本人 • 配偶 • 四等親以內的親屬 • 同住一年以上的家人 • 社福單位或主管機關 聲請流程: 1. 準備文件:診斷證明書、戶籍謄本及聲請狀,並繳交裁判費(1000元)。 2. 接受鑑定:依法院指示,前往指定機構進行精神或心智狀況鑑定(需自費)。 3. 法院裁定:根據鑑定結果,法院會決定是否核准監護或輔助宣告。 4. 辦理登記:裁定通過後,到戶政事務所完成登記,正式生效。 監護人與輔助人的責任,你了解嗎? • 監護人:負責全面代理當事人的法律行為,例如處分不動產、進行財務管理等。但需經法院許可,並不得挪用當事人財產。 • 輔助人:協助當事人在特定法律行為中作出決定,例如遺產分割、房屋買賣或借貸等。若未經輔助人同意,當事人所作出的行為將不具法律效力。 台灣的監護與輔助制度特色 台灣的監護與輔助宣告制度,旨在平衡當事人的自主權與保護需求。與國外相比,台灣的制度更注重家庭觀念,強調由親屬或熟悉當事人生活的人擔任監護人或輔助人,確保當事人能在熟悉的環境中獲得支持。 此外,法院在選任監護人時,還會要求提供財產清冊,並定期檢視監護人的執行情形,避免濫用職權。 如何為家人提供最好的法律保護? 如果你發現家中長輩的認知能力逐漸退化,或是出現無法判斷金錢使用的情況,千萬不要猶豫,儘早與家人討論是否需要聲請「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這不僅是對長輩的保護,也是對整個家庭的安心保障。 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或需要協助聲請,歡迎隨時與我們平台聯繫,我們將提供專業的社工與法律資源,幫助你度過這段挑戰!
[舜禹台灣] 高齡化時代的照護奇蹟:健保住院整合服務讓家人不再崩潰!
台灣高齡化浪潮下的挑戰:住院照護新解方‍近年來,台灣高齡化社會的挑戰越來越嚴峻,長者的醫療照護需求持續攀升。2025年,一則令人心痛的新聞引發熱議:一位外送員因無力支付父親住院期間的看護費,只能選擇讓父親在家中等待生命走向終點。這樣的情況並非個案,反映出許多家庭在面對住院照護時的經濟與人力壓力。然而,這類困境有解了!衛福部推出的「健保住院整合照護服務」,不僅能減輕家屬負擔,也為病患提供更完整的住院照護,成為許多家庭的救星。 ‍什麼是「健保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簡單來說,這是一項由醫院安排專業護理人員與照護輔佐人員共同提供的團隊式照護服務。不同於傳統一對一的私人看護,這項服務採用「一對多」的模式,針對住院病患的基本需求提供協助,包括: 身體清潔與舒適照護 排泄照護 膳食協助 活動與安全維護更棒的是,這項服務的費用遠低於私人看護!以往聘請專屬看護一天至少要花費2,000至4,000元,而透過這項計畫,每日費用僅需0元至1,050元,甚至某些醫院完全免費,幫助家屬省下大筆開支。 為什麼這項服務對你很重要?‍‍1. 減輕家屬負家屬不需全時陪病,能兼顧工作與家庭,不再因住院照護而身心俱疲。‍2. 提升住院照護品質專業團隊照護讓病患獲得更全面的醫療服務,降低醫療疏失風險。‍3. 強化感染控制與安全醫院統一管理照護輔佐人員,減少家屬頻繁進出病房,降低感染風險。 如何申請?流程超簡單 確認醫院是否參與試辦計畫 可透過「護佐搜尋器」查詢所在地區醫院是否提供此服務。 洽詢醫院護理站 每家醫院的服務範圍與收費標準不同,建議直接向醫院護理站了解詳細資訊。 填寫知情同意書 經醫院評估適合後,申請者需簽署同意書,即可享受服務。 哪些醫院提供此服務?‍目前全台多家醫院已加入試辦計畫,包括臺大醫院、亞東醫院、高雄長庚醫院等,部分醫院甚至提供免費服務(如臺大醫院、和信治癌中心等)。詳細名單可透過「護佐搜尋器」快速查詢。(護佐搜尋器:https://iics.familycares.com.tw/) 為什麼「一對多」照護更有效?‍住院整合照護服務雖然採用「一對多」模式,但由於照護輔佐人員經過專業訓練,且由醫院統一管理,其照護品質不僅不輸私人看護,還能有效降低醫療疏失和感染風險。此外,這樣的模式也讓醫療資源分配更為合理,確保每位住院病患都能獲得基本的照護需求。 讓住院不再成為家庭的負擔‍「健保住院整合照護服務」不僅是政府對高齡化社會的回應,更是無數家庭的福音。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正面臨住院照護的挑戰,千萬別錯過這項服務!趕快查詢所在醫院是否提供,讓專業團隊幫助你輕鬆度過難關。
[舜禹台灣]他們不只是家中的支柱,也是長照的無名英雄!
數月前,新北市發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長照悲劇。一位73歲的退休建築師,長期照顧罹患水腦症的妻子,因身心俱疲,壓力無法承受,最終讓妻子從14樓墜下後自首。這起事件震驚社會,而更令人關注的是,去年類似的8起長照悲歌中,加害者全為男性。這些悲劇背後,揭露了男性照顧者面臨的巨大壓力與社會支持的不足。‍男性照顧者:隱形的壓力承擔者‍提到「照顧者」,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女性。然而,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越來越多男性開始承擔起家庭照顧的責任。根據統計,台灣男性照顧者的比例逐年上升,但他們往往面臨更大的心理壓力與社會期待。‍男性照顧者的壓力來源不僅是照顧的體力負擔,還包括心理上的孤立感與文化枷鎖。由於傳統觀念中對男性「堅強、不喊累」的期待,許多男性選擇隱忍、不求助,導致壓力累積,甚至可能引發極端行為。心理學研究也指出,男性在面對壓力時,傾向於「問題解決導向」,而非「情感表達導向」,這讓他們在需要幫助時更難開口。‍台灣的社會福利支持:男性照顧者的救生圈‍為了協助男性照顧者減輕壓力,台灣政府與地方單位提供了多項社會福利措施,以下是幾項關鍵資源:‍1. 長照2.0政策‍台灣的長照2.0政策,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務來支援照顧者,特別是: 喘息服務:照顧者可以申請短期替代照顧,讓專業人員暫時接手,幫助照顧者獲得身心休息。 居家服務:專業照顧服務員到府協助日常照顧工作,例如清潔、移動或洗澡,減輕照顧負擔。 日間照顧中心:需要長期照顧的家人可以在日間中心接受專業照顧,讓照顧者有時間工作或休息。‍2. 心理諮商與支持團體‍男性照顧者往往因長期壓力而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為此,政府與地方單位提供了以下資源: 心理諮商服務:透過衛福部或地方心理健康中心,男性照顧者可以免費或低費用地獲得專業心理諮商,釋放壓力。 支持團體:社福機構與社區中心設有「照顧者支持團體」,提供男性照顧者交流經驗的平台,幫助他們學習照顧技巧,並建立互相支持的社群。‍3. 經濟支持與補助經濟壓力是照顧者的一大挑戰,特別是當他們因照顧責任無法全職工作時。以下是政府提供的經濟補助: 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若被照顧對象符合身心障礙資格,家庭可申請生活補助金,減輕經濟負擔。 照顧者津貼:部分地方政府提供照顧者津貼,補助因照顧責任而無法全職工作的家庭。 長照服務補助:根據家庭經濟狀況,長照服務費用可申請部分或全額補助,降低照顧成本。‍4. 男性照顧者專屬計畫‍近年來,部分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針對男性照顧者推出了專屬計畫,例如: 男性照顧者課程:提供基礎照顧技巧的培訓,讓男性照顧者更有信心應對挑戰。 心理支持活動:透過工作坊或活動,幫助男性照顧者學習壓力管理技巧,並提供心理支持。‍5. 24小時照顧者專線‍台灣設有多條24小時專線,提供即時協助: 1966長照專線:解答長照相關問題,並協助連結可用資源。 安心專線1925:提供心理支持,幫助照顧者舒緩壓力。 為什麼男性照顧者需要更多關注?‍男性照顧者的壓力不僅來自體力與經濟負擔,更來自心理層面的孤立與文化期待。由於男性在求助時更可能感到羞恥或不自在,他們往往選擇默默承擔,壓力無法釋放,容易導致焦慮、憂鬱,甚至可能引發極端行為。因此,針對男性設計的支持系統,應更加注重心理健康的維護,並提供適合男性需求的資源與服務。‍與我們一起行動,支持男性照顧者!‍男性照顧者是家庭照顧的重要角色,但他們的壓力與挑戰卻常被忽視。如果你身邊有男性照顧者,請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與支持。如果你自己正是男性照顧者,也請記得,你並不孤單,社會上有許多資源可以協助你。‍我們舜禹學堂致力於推廣相關資訊,並提供專業的社工服務,讓每一位照顧者都能獲得應有的幫助。快來與我們互動,一起為男性照顧者創造更友善的環境吧!

意見

請填寫表格,向我們反映意見或任何你在我們網站搜尋資訊時所發現的問題。

已提交!我們將會在1個工作天內回覆閣下,謝謝!
資料有誤,請重新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