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則讓人心疼的新聞:一位失智阿嬤獨自出門後迷路,在街頭無助徘徊。這讓我想起隔壁王奶奶家的狀況,她去年也常常忘記回家的路,還好鄰居們都會特別留意。其實這樣的狀況在台灣越來越常見,今天就想用比較生活化的方式,跟大家聊聊這個議題。
想像一下:
l 全台灣現在有超過35萬的失智長輩,相當於整個嘉義市的人口
l 每當你走進一個社區活動中心,大概會有1-2位長輩正面臨記憶力衰退的問題
l 這些長輩可能昨天還記得怎麼煮你最愛的滷肉飯,今天卻連瓦斯爐怎麼開都忘了
我服務的社區裡,陳伯伯就是這樣。他以前是國文老師,現在卻常常站在巷口發呆,忘記自己要去哪裡。他的女兒阿美跟我說:「爸爸有時候會突然問我媽媽去哪了...可是媽媽已經過世十年了。」這種狀況真的讓家人很心疼。
第一招:建立生活小幫手
l 在門口貼大字報寫「記得帶鑰匙」
l 用不同顏色貼紙區分藥盒(早上綠色/晚上紅色)
l 把重要電話寫在冰箱磁鐵上
第二招:打造安全環境
l 像防小孩一樣收好危險物品
l 裝個簡易監視器,手機就能看長輩狀況
l 跟附近店家打聲招呼,請他們多留意
第三招:善用政府資源
l 打1966長照專線,就像訂外送一樣簡單
l 申請「喘息服務」,讓照顧的家人能休息
l 參加社區的「記憶保養班」,帶長輩去交朋友
我們每個人都能當守護天使
上次去買早餐時,看到老闆娘很耐心地跟一位一直重複問價格的阿公說話。她後來跟我說:「我知道他是失智啦,就多講幾次沒關係。」這種溫暖的小舉動真的很有幫助!
平常可以這樣做:
l 看到神情困惑的長輩,主動問「需要幫忙嗎?」
l 記住社區裡容易迷路的長輩特徵
l 加入Line的社區守望相助群組
政府有哪些「神隊友」服務?
最近幫李阿姨申請了「愛心手鍊」,上面有QR Code,掃一下就能聯絡家人。還有這些好用的資源:
l 個人衛星定位器:精準掌握長輩位置,即使在山區或收訊不良處也能追蹤
l 到宅照顧服務:有人來家裡幫忙洗澡、陪聊天
l 日間照顧中心:像長輩的幼兒園,白天送去晚上接回
從今天開始,我們可以這樣行動
l 跟家裡長輩玩記憶遊戲,像記菜價、回憶老照片
l 把這篇文分享給親友,讓更多人了解
l 下次看到迷路長輩,停下來多關心一下
記得我社工朋友常說:「照顧失智長輩就像照顧老小孩,需要更多耐心和創意。」台灣正在變老,這個問題只會越來越多。但好消息是,只要我們多一點準備、多一點關心,就能讓這些長輩和他們的家人生活得更有品質。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或私訊我~也可以直接打1966問專業的專業人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