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for Children and Youth

[Sun-Yu Taiwan] The Weight of the Future: Causes, Impacts, and Solutions to Taiwan's 2025 Underage Crisis - The Price of the Population Cliff - The Comprehensive Impact of Low Fertility on Taiwan's Future

In the previous two articles, we explored Taiwan's worrying ultra-low fertility rate, the economic pressures behind it, the social shackles, and the crisis of trust exacerbated by the childcare safety incident. However, this is not just an issue that affects individual or family choices. The decades-long trend of low fertility is pushing Taiwan toward a steep "demographic cliff," and the impact will be comprehensive and structural, profoundly affecting the future of every person in the land. Without facing these costs head-on, we cannot truly understand the urgency of taking action.

一、經濟引擎的失速風險

人口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之一。當新生兒數量銳減,最直接的衝擊就是未來勞動力的萎縮。

  • 勞動力雪崩式下滑: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推估,台灣的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已在2015年達到高峰後開始下降,預計到2070年,將比2024年再大幅減少數百萬人之多【可引用國發會推估的具體數字,例如預計減少920萬人】。這意味著未來能投入生產、創造價值、繳納稅收的人口將越來越少。
  • 產業缺工惡化: 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將日益嚴重,尤其是在需要大量人力的醫療照護、長期照護、傳統製造業、營建業及農業等領域,可能面臨找不到足夠人手的困境,影響產業運作與社會基本服務的提供。
  • 經濟活力與創新動能減弱: 年輕人口的減少,可能導致消費市場規模縮小,創新創業的活力下降,進而拖累整體經濟成長的潛力。
  • 扶養負擔沉重如山: 最令人擔憂的是「扶養比」的急遽攀升。扶養比是指每100位工作年齡人口所需扶養的幼年與老年人口總數。隨著老年人口激增而青壯年人口減少,國發會推估,台灣的扶養比將從2024年的約44人,一路飆升至2070年可能突破100人,幾乎達到「每一位工作者需負擔一位依賴人口」的驚人地步。這將對在職者帶來難以想像的壓力。

二、加速奔馳的銀色海嘯

低生育率的另一面,就是社會的快速老化。

  • 步入超高齡社會: 台灣老年人口(65歲以上)佔總人口比例已在快速攀升,根據國發會預估,台灣已在或即將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意即老年人口佔比超過20%。且老化速度仍在加快,預計到2039年,老年人口占比可能超過30%。
  • 醫療體系不堪負荷: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慢性病、多重疾病患者數量的增長,對醫療資源(尤其是健保)的需求將大幅提高,醫療體系的負擔將日益沉重。
  • 長照需求的無底洞: 失能、失智人口隨高齡化而增加,長期照護的需求將呈現爆炸性成長。然而,現有的長照機構、設施及本國籍照護人力,顯然難以應付未來龐大的需求,長照危機迫在眉睫。
  • 社會保險的永續危機: 勞保、公保、國民年金等退休金制度,都面臨著「繳費者變少、領取者變多且活得更久」的結構性挑戰,潛藏著巨大的財政缺口與破產風險,影響著每一個人的老年經濟安全。

三、從校園到國防線的連鎖效應

人口結構的劇變,其影響力也延伸到教育和國防層面。

  • 教育體系的萎縮與衝擊: 從小學到大學,學生人數的減少已是現在進行式。偏鄉小學面臨裁併廢校,大學則迎來「少子化海嘯」,招生不足導致經營困難甚至退場(所謂「大學倒閉潮」),衝擊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教育資源的分配。
  • 國防兵源的隱憂: 可徵召入伍的役齡青年人數逐年遞減,對於以義務役為重要兵力來源的台灣國防體系而言,如何維持足夠的防衛力量,確保國家安全,無疑是一大挑戰。
  • 社會活力與城鄉差距: 一個過度老化的社會,其創新動能、社會活力可能下降。人口流失可能導致偏鄉地區加速凋零,城鄉發展差距進一步擴大。

四、國家財政的隱形壓力

上述種種衝擊,最終都將匯聚成對國家財政的巨大壓力。政府需要投入更多預算於老年相關的社會福利支出(健保、長照、年金補貼),但與此同時,勞動人口的減少卻可能導致稅收基礎的萎縮。一來一往之間,政府財政的平衡將面臨嚴峻考驗,未來可能需透過加稅、削減其他公共支出或增加舉債來因應,影響國家的長期發展。

結語:

低生育率所引發的人口懸崖,絕非危言聳聽。它是一連串環環相扣、影響深遠的連鎖反應,正從經濟、社會、國防到財政,全面性地重塑台灣的未來樣貌。認識到這些即將或正在發生的代價,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會,為何必須即刻行動。下一篇,我們將聚焦於解方,探討在重建信任的基礎上,如何從政策、社會、文化等多元途徑,尋找維繫台灣生機、走向永續發展的可能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