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禹香港] 如何安慰喪親者 抑鬱症或情緒支援服務

秀茂坪安達臣道房協地盤奪命工業意外,天秤倒塌導致3死6傷。最年輕22歲死者,與患有抑鬱症的母親居住劏房11年,數年前才獲派公屋,開始過上安穩生活,豈料傳來噩耗。

 

哀傷是至親離世後的正常反應,哀傷的強烈程度及其反應因人而異,每個人哀傷的處理時間也不一樣,有些人較快適應,有些人則會慢一點。心情有時反反複複,尤其喪禮後或在特別的節期如生忌、死忌、紀念日子或團圓的節日等,哀傷經歷都是很個人的、獨特的,不需要跟別人比較,順著自己的步伐去調節便可以。

身邊人如何幫助喪親者?

 

1. 鼓勵喪親者說出自己的感受

 

記著自己要保持一個完全不批判的態度,並表明自己完全願意聆聽。千萬不要對喪親者說:「你這樣想是不對的,你這樣不開心是不好的」或「人已經死了,你不要不開心,要積極些做人」等,以上這些說話都是不必要的。

 

應讓喪親者暢所欲言講出自己的感覺,包括傷心、思念,甚至後悔以前對死者做得不夠好等。當喪親者暢所欲言宣洩之後,其情緒往往可變得比較平靜。

 

2. 提供實質的協助

 

例如喪親者平日負責煮飯、做家務,作為伴侶在這階段應主動分擔,讓他知道身邊人支持他,並會一直陪在他身邊。

 

3. 盡量讓喪親者出席相關儀式,例如喪禮、追思會等

 

不要因為喪親者這段時間比較傷心就勸他不要去,因為萬一他沒有出席,很多時日後回想會感到非常後悔,覺得自己「做漏咗嘢」,對不起逝去的親人,成為心理上永遠的遺憾。

 

他們經歷哀傷及喪親之痛時,實在需要時間處理心情和經歷這種悲痛,我們可以陪伴左右,提供適切的支援,例如幫忙照顧家人及解決日常需要,讓他們感受到物身邊人的關心。

喪親人士支援服務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99news

 

 

如何與抑鬱症患者相處?

 

對於經歷抑鬱症的人來說,耐性、關懷和鼓勵是至關重要的。有些抑鬱症患者更善於自我批評,可見他們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更多的批評。

 

家中清晰有效的溝通同樣重要,心理學家在此時所提供的支援或對伴侶或家庭成員有所幫助。抑鬱症本質上並不是一件好事,但它卻為各家庭成員提供機會,以重新衡量生活中重要的事情,並嘗試解決失去與悲傷、關係困難等問題。

 

抑鬱症或情緒支援服務

 

🔸 與抑鬱共舞協會

協會由一群資深的精神科醫生、家庭醫生、心理輔導博士、心理輔導員和社工等專業人員所組成,藉著推動支援抑鬱症患者的小組,鼓勵抑鬱症患者互相支持、適應生活、投入社群。詳見以下連結

 https://www.dwd.org.hk/

🔸 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

 

協助改善晚年抑鬱的社會問題,提高專業人員和非專業人員應對長者心理健康問題的能力,以及提高公眾對晚年心理健康的認識。詳見以下連結

https://jcjoyage.hk/about_jc_joyage/#section2_2

 

🔸 明愛賽馬會照顧者資源及支援中心

支援中心網頁簡述抑鬱症狀,以及提供一些支援和自學連結。詳見以下連結

https://sws.caritas.org.hk/carer/

🔸 情緒支援熱線

各大機構情緒支援熱線,詳見以下連結

https://www.mind.org.hk/zh-hant/find-help-now/

 

If you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above community information,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the above organizations.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latest social welfare information in Hong Kong, please remember to follow us closely or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need any assistance, please feel free to leave a message to us and we will try our best to answer your questions and provide you with appropriate assistance.

 

Source:

香港01(安達臣道冧天秤最年輕死者遺抑鬱母)

香港01(疫情下如何面對親人離世?哀傷四階段怎度過?兩類安慰說話不必要)

 

Related information:

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簡介

Image Source:

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