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資源

[舜禹台灣] 我帶你回家!失智老人的尋親之旅
你是否曾經在街上看到一位老人,神情茫然,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你是否曾經聽說過一位老人,因為失智而走失,讓家屬焦急萬分?你是否曾經想過,如果有一天你或你的親友也成為失智者,該怎麼辦? 這些問題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假設,而是台灣現今面臨的嚴峻現實。隨著人口老化,失智人口逐年增加,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者人口將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成6,罹病者有年輕化的現象。而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估算,台灣65歲以上老人患有輕微認知障礙占18.01%,失智症占7.64%;也就是說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失能人口高達85.5萬,2025年更將突破百萬。 林阿嬤是一位75歲的失智老人,住在台中市南區。她有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立業,平時很少回家看她。林阿嬤的丈夫在十年前因為心臟病去世,她就一個人住在老舊的公寓裡。她雖然有退休金,但是生活費不多,只能靠政府的長照補助和社區志工的關懷度日。 林阿嬤的失智症是在三年前被診斷出來的,當時她常常忘記自己的名字、住址和家人的臉。她也常常走出家門,到處亂逛,有時候會迷路,有時候會被不良份子欺負。有一天,林阿嬤又想起了她已故的丈夫,她想去拜拜他。她穿上了她最漂亮的衣服,拿了一束花和一些香火錢,就出門了。她沒有告訴任何人她要去哪裡,也沒有帶手機和錢包。她只記得她丈夫的墓地在市郊的一個山坡上,就搭了一輛計程車過去。到了山坡上,林阿嬤下了車,付了司機所有身上的錢。司機看到她神情茫然,問她要不要等他一下,他可以送她回家。林阿嬤卻說不用了,她要去找她丈夫。司機覺得不對勁,就打算跟著她看看。沒想到林阿嬤走進了墓園裡,就不見了蹤影。 失智症不僅影響個人的記憶、語言、判斷和行為等認知功能,也威脅個人的安全和生活品質。其中最常見且最令人憂心的問題就是走失。根據警政署統計資料,所有走失老人中,患有失智症者占4成,可說是老人走失的好發族群。而根據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的調查,每位失智者平均每年走失1.7次,每次走失平均花費3.8小時才能找回。 那麼,在這個高風險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保護失智者不走失?或者如果不幸發生了走失事件,我們該如何快速有效地尋找他們?這裡要介紹一個失智老人福利,就是愛心手鍊。 什麼是愛心手鍊? 愛心手鍊是一種專為失智者設計的防走失裝置,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合作推動,自2015年開始實施。愛心手鍊的原理是在手鍊上嵌入一個RFID晶片,裡面儲存了失智者的基本資料,如姓名、身分證字號、聯絡電話等。當失智者走失時,只要有人發現並通報,或是遇到配備讀取器的警察、社工、志工等,就可以透過掃描手鍊上的晶片,快速獲得失智者的資料,並聯絡家屬或相關單位,協助失智者安全回家。 愛心手鍊有什麼好處? 愛心手鍊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方便攜帶:愛心手鍊是一種輕巧的飾品,可以隨身佩戴在手腕上,不會造成不適或負擔。也不需要更換電池或充電,可以長期使用。 保護隱私:愛心手鍊上的晶片只能由特定的讀取器讀取,一般人無法看到失智者的資料,避免了個資外洩或不必要的困擾。 提高安全:愛心手鍊可以幫助失智者在走失時被及時發現和救援,減少他們在外面遭遇危險或意外的風險。也可以減輕家屬的憂慮和焦慮,增加他們的信心和安心。 促進友善:愛心手鍊是一種象徵失智友善的標誌,可以讓社會大眾更容易識別出失智者,並給予他們適當的關懷和協助。也可以提高社會對失智症的認識和關注,創造一個更包容和友善的環境。 如何申請愛心手鍊? 如果你或你的親友是失智者,並想要申請愛心手鍊,你可以參考以下資訊 申請資格:有走失之虞者(失智症、智障者及精神病患)及為家人走失做預防者。 申請方式:你可以透過以下三種方式申請愛心手鍊: 線上申請:你可以登入各縣市政府網站,進行線上申辦作業。 臨櫃申請:你可以攜帶相關文件至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或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衛生局辦理申請。 申請費用:符合資格者免費,自費者,依各縣市規範辦理。 失智老人走失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在台灣每年有近半數的失蹤長者是失智者。失智老人走失不僅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危險和困擾,也會增加社會資源的負擔和浪費。因此,預防失智老人走失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預防失智老人走失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避免失智老人獨自在家、給予失智老人生活目標、參與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及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活動、到警政單位建立「身心障礙者資料庫」、申請失智症手鍊「愛的手鍊」、使用即時定位資訊設備等。 此外,社會福利機構和志工們也可以提供各種形式的協助和資源,例如:提供新型預防走失輔具「緊急連絡卡」、張貼尋找失智長者的海報、提供協尋走失的服務,希望能夠讓更多的失智者和家屬能夠享受到這些服務,讓失智者能夠安心地生活,也讓家屬能夠放心地照顧。
[舜禹台灣] 年長的她獨居在殘破不堪的老宅,危機四伏該如何解決?
老來居,大不易 獨老成居住弱勢 87歲陳婆婆住在沿海地小巷內50多年老屋,長期遭受海風侵襲屋頂漏水、壁癌嚴重,屋梁支架也腐鏽,年初地震將屋簷的屋梁震落,屋瓦破洞,內牆更是嚴重龜裂與壁癌,每逢下雨就要拿盆接水,家裡濕答答,陳婆婆說,年紀大了,生活將就過,起碼有家可遮風避雨。 目前台灣高齡族約380萬,其中「獨居」或「老老照顧」接近百萬。人老了,房子也跟著老了,粗估至2030年,40歲老屋恐占全台房屋三成。 台灣有不少長輩獨居老房,有的老屋漏水、大門與浴室門把或門栓損壞,僅拿繩子拉門、綑綁當鎖,新舊電線外露宛如蜘蛛網,成了居家安全隱憂,何時會面臨危樓、無家可歸的風險,好似只能聽天由命。 沒錢、沒人幫 長者面臨修繕困境 陳婆婆,獨居在老宅已長達50多年,隨著老屋老化,房屋早已殘破不堪,屋頂破洞,屋內因漏水潮濕,多處已遭腐蝕及壁癌入侵,由於無子女,婆婆自己靠著簡易布料及垃圾袋暫時遮蔽破洞,屋內放置水桶接雨水,渡過困境。婆婆也曾想過要請人來修理家中,但不知要求助於誰,而且聽鄰居說要花一大筆錢,經濟困頓、三餐不繼的她,打消了念頭,想說能過一天算一天就好。 透過社工資源轉介 讓陳婆婆有了真正安全的家 某日,社福中心的社工(化名:小庭)來到陳婆婆家中附近的活動中心辦理宣導活動,活動結束後,小庭於回程的路途中發現蓋滿垃圾袋的陳婆婆家,因此下車前往關心,聽著陳婆婆哭訴,娓娓道來獨居生活,因經濟弱勢無力負荷房屋修繕費用,因此只能以垃圾袋遮風避雨,小庭將資料及照片整理後,告訴陳婆婆現在有一個老房屋修繕計劃可以協助,陳婆婆開心的孩子一般,不停表示感謝。 透過小庭的資源轉介下,協助申請「中低收入老人修繕住屋補助」,幫陳婆婆修繕了屋頂防水、排水系統,也將屋內毀損的地面一併進行修補,最後於臥室及浴室安裝扶手,讓陳婆婆有了安全舒適的家。 中低收入老人修繕住屋補助,最高10萬元 ! 類似陳婆婆個案的並非少數,老人加老宅,再加上經濟弱勢,生活品質及安危更是雪上加霜。各縣市政府看到警訊,推出「中低收入老人修繕住屋補助」,改善困居弱勢長者的棲身之所。 一、申請資格: 1、設籍該縣市且年滿65歲以上。 2、該縣市列冊之低收入戶老人或中低收入戶老人(依縣市規定)。 (提醒:要實際居住在該地址) 二、修繕內容: 主要針對現住房屋的給水、防水、廚房、排水、屋頂、臥室、衛浴等設施設備,或是因不堪使用需修繕或改善住宅安全輔助器具、走道改善等等(依各縣市規定)。 三、房子屬於租賃,可以申請嗎? 可以,目前只有宜蘭縣規定要自有住宅才能申請,其他縣市在屋主同意下且符合相關規定可以申請(如:合法建築、居住年限等等,也依各縣市規定)。 四、如何申請? 1、申請單位:戶籍地之鄉(鎮、市)公所。 一定要先到戶籍地之鄉(鎮、市)公所辦理申請,經審核同意後才可以做修繕。 2、申請文件: 2.1申請表。 2.2三個月內全戶戶籍謄本。 2.3低收入戶證明或中低收入戶老人生活津貼相關資料。 2.4房屋所有權狀影本。 2.5施工修繕前、後照片與修繕費用收據或發票正本。 2.6申請人郵局存簿封面影本。 2.7其他相關文件,依各縣市規定。 如果房子是租賃的,要多準備下列2項: 1、租賃契約書影本。 2、房屋所有權人修繕同意書。 五、補助金額: 依各縣市規範及預算而有不同,大致上3至5年內最高補助10萬元,若曾補助過但使用年限為到期前也不可重複申請。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繫鄰近各縣市政府社會局處或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 資料來源: 各縣市政府中低收入老人修繕住屋補助辦法 https://reurl.cc/8jye9g
🟠 [舜禹台灣] 花甲後的安居與安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14%便稱為「高 齡社會」,台灣早在2018年就已成為高齡社會,且截至2022年底,台灣的老年人數 已攀升至總人口數的17.6%,也就是說不到6個人裡就有1名老年人,而國家發展 委員會(國發會)更預估--2025年後,老年人口將超過總人口的20%,台灣將進入 「超高齡社會」。 隨著人口老化的程度不斷攀升,年長者的居住安排及機構式照顧的服務,將 漸漸成為不可忽視的需求。為應對這一挑戰,台灣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的機構型老 人照顧福利措施,以確保老年人得到適切的照顧與福利。 無論是公立或私立的住宿式機構,都開放任何身份入住,政府則會依照居住 者身份別不同可以申請報不同的補助。公立機構則保留部分名額給特殊身份者, 例如低收入戶、榮民等。而設備、服務品質則屬個別化差異,非公私立經營的差 別。若擔心機構照護品質,可參考衛福部每四年進行一次的機構評鑑結果。接下 來我們將先介紹不同的類型,再與各位分享不同身份別補助的額度。 目前台灣的「住宿式老人福利機構」可分為三大類型,以下依照護需求的程 度從輕到重依序介紹: 一、安養機構: 主要收容無重大疾病,生活可自理、沒有插管或失智症的老人;安養機構有建置 暢通的醫護通報系統、會提供基本保健服務、運動休閒空間,但在專業護理人員 的比例配置上並無特別規定,也無法行使醫療行為。 每月費用約1. 5萬到2.5萬不等(不含耗材等費用)。 二、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 主要服務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或是需要鼻胃管、胃造廔口、導尿管護理服務之長 輩。養護型機構依規定會隨時保持至少一位護理人員值班,且每二十床就需配備一 位專業護理人員。 每月費用約2萬到3.5萬不等(不含耗材等費用)。 三、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長期照顧型): 專為有慢性病且有長期醫療服務需求的高齡者設置,可服務身上插有鼻胃管、導 尿管、氣切管三管的患者。 且規定每十五床就應有至少一位專業護理人員、24小時都應有護理人員值班。 每月費用約2萬到4.5萬不等。 除了上述三類之外,還有不限年齡,只要有照顧需求皆可入住的護理之家。護理 之家能提供三管醫療服務,其中三管指的是鼻胃管、尿管管、氣切管。專門照護 有罹患慢性病、需要長期護理的患者,或在急病出院後仍需要醫療服務的病患。 其中護理之家又可分為,醫院附設的護理之家、獨立經營的護理之家,也是另外 一種住宿式機構的選擇,不過費用比較高大約每月28,000-55,000不等。 然而,從上述介紹中可以發現,老人福利機構的費用對一般家庭而言是一筆 可觀的開銷,因此為了緩解機構式服務對家庭造成的經濟負荷,衛福部特別擬定 了「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針對所得稅額未達20%之住民,依稅率級 距以及長照需求等級提供不同金額的補助,最高每人每年可獲得12萬元的補助 款,可向衛福部在各縣市設立的特定窗口辦理。此外,如果是65歲以上,具有(中) 低收入戶身份的中度或重度失能長者,各縣市政府也提供公費安置的名額,可向 戶籍地的公所辦理。最後,若具備榮民或榮眷身份,也可以公費入住榮民之家。 除了前面介紹的機構式照顧外,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針對老年客群的新興 居住型態,像是養生村、老人公寓、共生宅、退休宅等,即便價格高昂也仍舊吸引 了不少長者青睞。由此可見,隨著高齡,甚至超高齡社會的來臨,您我都勢必需 要更正視老年人的需求,願我們能一同建構一個友善老人的社會,一起促成更多 符合年長者身心所需的全人照顧服務,讓高齡者即便在生命的晚年也依然享有 良好的生活品質和滿意度,舜禹將陪您一起關注年長者的需求和福利,進行更多 的倡議與宣導,因為我們期待,人人都能在「生命」這趟單程旅途中,無所畏懼地 和歲月前行,邁向積極、有盼望的老化。 資料來源: 使用住宿式照顧服務機構,政府提供那些資源與補助? https://www.gov.tw/News_Content.aspx?n=26&s=556149 護理之家、養護機構、安養機構差異在哪裡? https://www.phew.tw/article/cont/phewretire/preparation/healthcare/2432/2021101424 32 住宿式服務使用者補助方案 https://1966.gov.tw/LTC/cp-6457-69925-207.html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全國機構名冊-112年全國老人福利機構名冊 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detail.aspx?nodeid=366&pid=2630 安養中心、養生村、老人公寓、共生宅,退休宅超級比一比 https://www.moneyweekly.com.tw/ArticleData/Info/%E7%90%86%E8%B2%A1%E
[舜禹台灣] 030別在固守以兒防老觀念!領10萬補助親自改善居家安全
隨著台灣生育率的逐年下降,醫療水平的提高從而延長人民壽命,使得台灣躍升於全球人口老化最快速的國家之一,今年的3月底內政部最新統計指出,65歲以上老年人口高達414萬人,於2025年更將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這也為台灣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和影響。為了提升居住環境的安全性和無障礙性,台灣政府近年來致力於改建老舊住宅和建置高齡友善住宅,這個議題也受到了相當的重視。 八旬李伯伯差點命喪於自家住宅 年近八旬的李伯伯在伴侶過世後,獨自一人住在家中,兒女都在外地生活,偶爾才能上門探訪。原以為自己的老年生活無欲無求,就這樣清閒的生活著也不成問題,平時和街坊鄰居關係也好,並且積極的參與社區課程和活動,因此從未覺得孤單,樂觀的他一直保持著正面的態度去過每一天。直到有一天,李伯伯在盥洗時不小心在浴室滑倒,撞傷了頭部,長達好幾個小時昏迷,後來是兒子發現撥打家中電話遲遲無人回應,緊急上門查看,李伯伯才得以及時獲救。這次意外讓他深刻意識到居家環境的安全性對於長者來說有多麼重要,也開始思考著如何改善他的居家環境,讓生活更加安全。 獨居長者比例超高,潛藏危機不容小覷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台灣有超過100萬戶家庭是獨居老人以及老老照顧的家庭。內政部的數據更顯示,台灣房屋中全戶都是65歲以上老人的住宅數已達62.7萬宅,其中獨居老人的住宅數達到47.7萬宅。此外,不只有列冊的獨居老人,還有很多未列冊的獨居老人無法享有政府的照護資源。獨居長者面臨著許多潛在的安全危機,例如日常生活中的跌倒、瓦斯洩漏、火災等。由於缺乏及時照顧和支援,這些危機可能對他們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長者修繕住宅補助方案,最高可補助10萬! 李爺爺出院後再度回到社區參加課程與活動,並和當地社工分享自己的危險經歷,社工聽聞後主動上門要幫爺爺檢查居家環境,尋找潛在的安全隱患。社工發現,爺爺家的浴室地板溼滑,極容易跌倒,因此建議爺爺可以加裝滑倒防護墊和手扶梯等輔助設施,以提高居家環境的安全性。並建議爺爺可以使用政府的 #修繕住宅補助方案,65歲以上長者3年內最高可補助到10萬元! https://www.gov.tw/News_Content.aspx?n=26&s=566472 這一消息讓李爺爺感到振奮。他意識到自己有機會透過政府的補助款項來改善居家環境的安全性。他開始著手製定一個改善計劃,計劃將焦點放在樓梯、浴室和臥室等區域。他希望能夠安裝扶手和防滑地墊,同時考慮將浴室改建成無障礙設施,並增加臥室的照明設備。 對於李爺爺來說,這個改善居家環境的計劃代表了他對於自身安全和舒適生活的關懷。他希望通過政府的裝潢補助款項實現這個目標,讓自己的家變得更加安全、便利。他相信,透過自己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他能夠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過上更安心、愉快的生活。 舜禹學堂愛維修計畫亦能改善居家環境安全 舜禹學堂愛維修服務計畫提供了多項維修服務,包括舊式熱水爐、瓦斯爐的更換,居家安全設施的改善,以及其他民生問題的改善。透過這些服務,舜禹學堂希望能夠提供一份力量,紓解民眾們在居家環境方面所面臨的困境。例如可以安裝或更換電熱水器、加壓馬達、熱水管和舊式瓦斯爐,以提升熱水供應的安全性。此外我們也提供居家安全設施的改善,如照明設備、防漏防滑處理和安全扶手的安裝。除此之外,舜禹學堂還協助解決其他民生問題,如浴室面槽更換、網路維修,以及家具家電等相關物品的修繕或更換。這個計畫的目標是幫助有需要的民眾改善居家環境的安全性,以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相較於地方政府提供補助的門檻及申請週期冗長,舜禹學堂的愛維修服務計畫提供了快速且專業的居家維修服務,讓有生計困難的民眾能夠獲得實際的幫助。
[舜禹台灣] 一個人過不去的,一起就能走過去
隨著台灣進入高度發展的階段,愈趨複雜的社會問題也漸漸浮現,可惜的是,在快速的生活步調下,人與人的距離卻愈來愈遠,而孤單、疏離帶來的影響,並不只是個人的情緒那麼簡單,數位時代的資訊明明是最為廣泛且容易取得的,但總有被遺忘的角落,讓資訊和資源無法傳遞到需要的人手中,許多悲傷便不得不在城市中蔓延。 失蹤的鄰居老伯 阿德大學畢業後便來到台北工作,租屋不遠處的老公寓樓下住著一位老伯,屋外堆滿了回收物品,總是看他一個人在收集和整理。老伯衣著破舊,話不多但人很親切,幾次交談後知道阿德也是自己一個人在異鄉討生活,總會笑笑問候:「呷飽沒?」大城市中兩個陌生人的點頭之交,為彼此帶來一點熟悉的溫暖。 連續好幾天都沒看到老伯的身影了,阿德經過他的住處時,按門鈴或叫喚都無人應答,且這兩天開始隱約聞到奇怪的臭味。阿德心中響起了警鈴:老伯是不是怎麼了!但是,和許多毫無相關經驗的年輕人一樣,阿德並不確定這樣的情況該聯絡什麼單位,非親非故、連姓名都不清楚,阿德覺得單純報警也很難被受理。但是,萬一老伯真的遭遇不測,生命的流逝是不等人的。 陌生人的救命通報 老伯住家前的臭味愈來愈濃郁,且看起來幾天都無人進出,心急如焚的他上網搜尋,才發現可以透過社會安全網在線上求助、通報,一打開網頁立刻有初步情況分類,快速且清楚地引導通報者輕鬆將問題分門別類,即使是初次通報者也不會覺得迷惘。通報完成後便會獲得一組通報編號和驗證碼,同樣在社會安全網上就可以掌握個案處理進度。 隔沒兩天阿德就接到通知,社工要跟他一起前往老伯住處確認狀況。在里長的協助下一行人破門而入,看到衣不蔽體的老伯倒在浴室裡,氣若游絲非常虛弱,連叫都叫不出聲了。大家趕忙將他送醫急救。原來老伯在盥洗後不慎滑倒了,一度暈過去不知道多久,即使甦醒也因為摔得嚴重爬不起來,平日裡也沒有會來探望自己的人,命在旦夕卻找不到能求助的對象,老伯直說自己已經放棄希望在等死了。 社福資源讓單點串連成幸福一線 老伯不但已經幾天沒東西吃、沒水喝,夜裡溫差大,連衣服都穿不了的老伯已經在失溫邊緣,如果不是阿德即時透過社會安全網通報,再晚一點憾事就要成真了。如今有了社工的介入,不但即時將老伯送醫,也有專人定期探訪近況、陪伴他領藥、吃藥,確認日常生活基本所需無虞,生活品質因此變得較為穩定。經過這次,阿德和老伯也不再只是點頭之交,彼此會互相關懷聊點生活。兩個孤單的點,連成了密實的一條線。 許多事情,自己一個人很難過去,因為不知道有許多資源可供運用,所以才說,有人陪伴就能順利走過。不妨把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想像成是社區裡熱心且知道管道的好鄰居,作為第一線的福利服務窗口,幫助每一個獨自面對困難的民眾找到社區福利諮詢和福利服務的管道。 社會安全網,隨時隨地守護你我的好厝邊 全國各縣市均設有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搭配社會安全網的線上通報機制,全面評估個別狀況的整體需求,引介資源提供幫助,中心能提供的服務廣泛,可大致歸納為以下範疇: 1️⃣ 家庭經濟陷困:經濟扶助、福利補助扶助、急難救助、實(食)物提供。 2️⃣ 家庭遭逢變故或功能受損:福利/法律諮詢、權益宣導/法令宣導、協助就醫、協助喪葬、協助居住。 3️⃣ 家庭關係:重要關係人協尋(聯繫)、召開家庭會議、婚姻關係協助、親子/屬關係協助。 4️⃣ 兒少發展:育兒指導、特殊照顧(托育)服務、親職教育、個別親職輔導。 5️⃣ 身心障礙或傷病:喘息服務、安置照顧、家庭支持服務方案、家務指導服務。 6️⃣ 個人生活適應:協助連結諮商或心理治療、自殺防治資源。 資料來源: 社會安全網 https://topics.mohw.gov.tw/SS/mp-204.html 求助通報平台 https://ecare.mohw.gov.tw/

意見

請填寫表格,向我們反映意見或任何你在我們網站搜尋資訊時所發現的問題。

已提交!我們將會在1個工作天內回覆閣下,謝謝!
資料有誤,請重新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