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Resources

🟣[舜禹香港]「童」看未來:香港學童視力危機與預防對策 不同機構提供學童視力檢查服務介紹
支援家長地區機構: 家長如有需要找尋服務資源或協助,可主動聯絡居住地區的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按此了解>、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按此了解>。 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young/cat_young/centerb/integrated4/ 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family/cat_family/ifs/ 張太懷疑年幼兒子 有近視問題 張太是一位關心孩子健康的母親。她發現她年幼的兒子小明最近看東西時總是眯著眼睛,經常抱怨看不清楚。張太決定帶小明去做視力檢查,結果發現小明已經有了輕度近視。這讓張太非常擔心,因為她知道近視問題在香港學童中非常普遍。 香港學童的近視率在疫情期間顯著上升 根據最新的調查數據,香港學童的近視率在疫情期間顯著上升。調查顯示,小三學生的近視率約為28%,小六學生約為50%,而中三學生則高達66%。這些數據顯示,近視問題在香港學童中非常普遍,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近視率也在不斷上升。 近視問題的原因與預防措施 造成香港學童近視問題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學童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如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腦,這些設備的藍光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其次,學童的戶外活動時間減少,缺乏自然光的照射,這也是近視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學校和家長對學童的視力健康重視不夠,沒有及時發現和處理近視問題。為了預防和控制學童的近視問題,家長和學校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首先,限制學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特別是在晚上,應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其次,鼓勵學童多參加戶外活動,增加自然光的照射時間。第三,定期帶學童進行視力檢查,及早發現和處理近視問題。最後,家長和學校應加強對學童視力健康的重視,提供相關的健康教育和輔導。 香港學童視力檢查服務機構介紹 在香港,有幾個機構為學童提供視力檢查服務: 社區資源介紹 | 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 https://www.studenthealth.gov.hk/cindex.html 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為合資格中小學生提供免費周年健康檢查服務,其中包括身體檢查,與生長、營養、視力、聽覺、脊柱側彎、心理健康及行為等方面的檢查,以及個別健康輔導、健康教育和疫苗注射。如發現學童出現健康問題,會轉介他們至學生健康服務轄下的健康評估中心、醫院管理局轄下專科診所或其他合適機構接受進一步評估或治療。二零二四/二五學年的周年健康檢查服務現已接受報名,報名表格已經透過學校派發給家長/監護人/學生。尚未登記服務的家長/監護人/學生應從速透過學校報名。 衞生署服務預約系統<按此了解> https://www.clinical.dh.gov.hk/OnlineBookingWeb/?lng=zh-hk#/login 社區資源介紹 |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學前兒童視力普查<按此了解> https://www.fhs.gov.hk/tc_chi/health_info/child/14812.html 四歲及以上的孩子,可接受「學前兒童視力普查」。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為四至五歲的學前兒童提供由註冊視光師/視覺矯正師進行的「學前兒童視力普查」服務。如孩子已在母嬰健康院登記, 家長可在孩子足四歲後,聯絡所屬母嬰健康院或透過本服務網頁之兒童健康服務網上預約系統,依照<兒童健康服務網上預約系統-使用須知>的指示為你的孩子預約、更改、取消或翻查預約的日期。若孩子從未在母嬰健康院登記,家長須先為孩子登記,你可登入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www.fhs.gov.hk>,或致電24小時資訊熱線2112 9900,參考登記方法。 衞生署服務預約系統<按此了解> https://www.clinical.dh.gov.hk/OnlineBookingWeb/?lng=zh-hk#/login 社區資源介紹 |綜援眼鏡津貼<按此了解> https://www.swd.gov.hk/storage/asset/section/179/tc/CSSAG102023(Chi).pdf 需要眼鏡的綜援兒童,通常可獲發不超過600元的補助,(通常在24個月內,只獲發用以支付一副眼鏡費用的津貼)。如果綜援家庭有需要,可以向所屬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提出申請。申請者需要先自行支付眼鏡費用,然後將發票提交給社會福利署以獲得津貼。 各區社會保障辦事處聯絡名單<按此了解> https://www.swd.gov.hk/storage/asset/section/246/tc/SSFUtc_20230220.pdf 注意﹕如發現孩子的眼睛有異常情況,請盡快到家庭或眼科醫生求診,不應等待視力普查預約。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周年檢查顯示學生超重情況持續 https://www.news.gov.hk/chi/2024/01/20240103/20240103_120050_396.html 各區社會保障辦事處聯絡名單 https://www.swd.gov.hk/storage/asset/section/246/tc/SSFUtc_20230220.pdf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學前兒童視力普查 https://www.fhs.gov.hk/tc_chi/health_info/child/14812.html 綜援眼鏡津貼 https://www.swd.gov.hk/storage/asset/section/179/tc/CSSAG102023(Chi).pdf 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 https://www.studenthealth.gov.hk/cindex.html 圖片來源: Freepik
🟣[舜禹香港]冬季流感殺到 流感疫苗接種計劃 合資格人士/接種醫院診所名單
50 歲或以上人士 可以免費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在香港,65歲以上的市民可以免費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這是政府為保護高危人群免受流感病毒影響而推出的措施。張婆婆,一位現年65歲的香港居民,就有資格參加這項計劃。她可以選擇在醫管局選定的普通科門診診所或長者健康中心。或去到私家診所接種疫苗。確保他們能夠在流感季節前獲得保護。 流感高峰期或12月出現 建議高風險群體盡快接種疫苗 隨著冬季的臨近,流感和新冠病毒案例預計將增加,特別是在12月可能達到高峰。因此,專家建議市民,特別是長者和兒童,應在10月至12月期間接種流感疫苗,以提高抵抗力。此外,香港將於11月引入針對JN.1變種的新冠mRNA疫苗,建議屬於高風險群體和免疫力較低的人士接種加強劑,以更好地保護自己免受病毒的影響。 長者應如何接種流感疫苗 根據衛生署的建議,除非有已知禁忌症,所有年滿六個月或以上的人士都應每年接種流感疫苗。為方便市民,政府提供了多個接種地點,包括地區康健中心和康健站。預約接種流感疫苗可以聯絡各區地區康健中心/康健站。 另外,如長者有安裝平安鐘的話,平安鐘團隊透過熱線幫助長者預約疫苗接種,解決不懂預約的問題,確保老年人能夠方便接種疫苗。 如何預防流感傳播? 🔹接種疫苗: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佳方法,接種後約2星期體內會產生抗體。 🔹避免接觸:減少與流感患者的接觸,尤其是在他們生病期間。 🔹 待在家中:若有流感症狀,應留在家中,避免去上班或學校,以減少病毒傳播。 🔹 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或口罩覆蓋,防止飛沫傳播病毒。 🔹 勤洗手:經常洗手可以預防病毒傳播,若無法洗手,可使用含70%酒精的消毒劑。 🔹 避免觸摸臉部:不要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巴,以防病毒進入身體。 🔹保持清潔:定期清潔和消毒可能被病毒污染的表面,如家具和門把。 社區資源介紹 | 疫苗接種計劃 根據政府防疫注射計劃,衞生防護中心疫苗辦事處、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每年度都會為合資格長者( 社區或居於安老院舍的宿友),免費提供季節性流感疫苗注射。此外,由2003開始,衞生署長者健康中心會為合資格的中心會員免費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政府資助打針|共有8類人士可獲免費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以下是可獲免費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的八類人士: 🔹**孕婦**:領取綜援或持有有效醫療費用減免證明書的孕婦。 🔹**居於護理院舍的人士**:如安老院舍或殘疾人士院舍的院友。 🔹**50歲或以上人士**:65歲或以上的長者,或50歲至未滿65歲人士,並為綜援受助人或有效證明書的持有人。 🔹**有長期健康問題的人士**:在指定公營診所求診,有高風險情況的綜援受助人或有效證明書持有人;或需長期服用阿士匹林的兒科門診病人。 🔹**醫護人員**:衞生署、醫管局、護理院舍、留宿幼兒中心或其他政府部門的醫護人員。 🔹**6個月至未滿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來自綜援家庭或持有有效證明書的兒童及青少年;或就讀參與季節性流感疫苗學校外展的學校學童。 🔹 **家禽從業員**:家禽從業員或需從事屠宰家禽行動的人員。 🔹**從事養豬及屠宰豬隻行業的人士**:從事養豬及屠宰豬隻行業的人士。 政府資助打針|疫苗服務提供者 合資格人士的接種流感疫苗服務提供者如下: 🔹孕婦可在衞生署母嬰健康院及醫管局醫院的產前專科門診接種流感疫苗服務。 🔹 6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包括沒有預約的長者,可到醫管局選定的普通科門診診所或長者健康中心。 🔹 50歲至未滿65歲的綜援受助人,以及有高風險情況的綜援受助人,可到醫管局專科門診診所及選定普通科門診診所求診。 🔹領取傷殘津貼的人士,包括智障人士,可在指定的公營診所接種流感疫苗服務。 🔹 兒童及青少年,特別是來自綜援家庭或持有有效證明書的,可在醫管局選定的普通科門診診所或衞生署母嬰健康院及學生健康服務中心接種流感疫苗服務。 🔹居於護理院舍的人士,可透過到診註冊醫生(衞生署會與院舍作出安排) 接種流感疫苗服務。 🔹從事養豬及屠宰豬隻行業的人士,可透過相關機構內部安排,在醫管局選定的普通科門診診所接種流感疫苗服務。 政府資助打針|政府防疫注射計劃接種地點 醫管局轄下提供政府防疫注射計劃接種疫苗之普通科門診診所名單: https://www.ha.org.hk/visitor/ha_visitor_text_index.asp?Content_ID=276317&Lang=CHIB5&Dimension=100&Parent_ID=201607&Ver=TEXT 政府資助打針|私家醫生診所接種 合資格香港市民可到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診所接種資助的流感疫苗。每劑疫苗資助額為$260。 醫生名單請參閱醫健通(資助)系統網頁(apps.hcv.gov.hk/Public/tc/SPS/Search) 政府資助打針|查詢 市民特別是合資格組別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衞生防護中心(電話:2125 2125),或參閱疫苗接種計劃專頁了解以上接種計劃詳情。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疫苗接種計劃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8881.html 政府資助免費打針|流感疫苗接種計劃詳情 合資格人士/接種醫院診所名單 https://hk.ulifestyle.com.hk/topic/detail/20018506/ 地區康健中心 - 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資訊及預約 https://www.dhc.gov.hk/tc/siv.html
🟣 [舜禹香港] 一文睇清$2500學生津貼申請指南
學生津貼為李氏夫婦帶來了一絲寬慰 李太和李生夫婦面對著教育開支的壓力。他們的孩子即將進入新學年,書本、校服和其他學習用品的費用讓他們感到頭痛。幸運的是,他們從學校得知了政府的學生津貼計劃。這項計劃每年為每位學生提供2,500元的資助,旨在幫助家庭減輕教育負擔。李太迅速行動,通過學校提交了申請表,並在截止日期前成功獲得了津貼,為家庭帶來了一絲寬慰。 香港家長在子女教育開支全球領先 在香港,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投資極為重視,不僅限於基本教育體制,還包括各類補充學習班,以提高孩子的學業成績和競爭力。這種教育模式旨在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全面發展,但也帶來了相當高的經濟壓力。根據最新的數據,從學前教育到小學階段的教育開支已經高達約30萬港元。這顯示了香港家長對教育的高度承諾,以及他們對孩子未來成功的期望。香港的家長在子女教育上的平均花費高達103萬港元,成為全球最高的地區之一。 社區資源介紹 |學生津貼 由2020/21學年起,政府為中學日校、小學和幼稚園學生每學年提供2,500元的學生津貼,以減輕家長在教育開支的負擔。這項學生津貼不設資產審查,所有於申請日在香港的中學日校、小學、特殊學校和幼稚園就讀的學生均可獲得津貼,包括私校、英基學校協會及國際學校學生。 學生津貼|領取資格 1.不設資產審查 2.全港中學日校、小學、特殊學校和幼稚園就讀的學生皆可獲得有關津貼 *即包括私校、英基學校協會及國際學校學生 以下情況特殊學生符合資格: 🔹在2024/25學年的9月1日年滿2歲8個月並因有特殊需要而入讀由社署資助的特殊幼兒中心的兒童 🔹就讀由教育局資助的全日制啟動課程的新來港兒童 🔹就讀職訓局為中三離校生而設的全日制課程的學生 然而,有4類學生不獲資助,包括: 🔹夜校學生 🔹自修生 🔹持學生簽證來港就學 🔹持有入境事務處發出「擔保書」(俗稱行街紙)的學生 學生津貼申請方法|紙本申請 教育局會透過學校派發學生津貼紙本申請表格。紙本申請表格分為表格A和表格B。表格A屬空白表格(本學年取錄的新生或轉讀他校學生適用),可透過以下連結自行下載;而表格B已預印學生及申請人的基本資料(在上學年成功申請學生津貼的原校就讀的學生適用),由學校派發。 紙本申請表格於2024年10月9日起透過學生就讀的學校開始派發,填妥的紙本申請表格必須透過學生就讀的學校遞交。學校須於每份填妥的紙本申請表格蓋上學校印鑑,以確認該學生為其學生。家長應透過學校將已填妥及簽署的紙本申請表格送交教育局學生特別支援組觀塘辦事處。 表格A PDF(本學年取錄的新生或轉讀他校學生適用) 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student-parents/support-subsidies/student-grant/Form%20A-2024.pdf 填表教學: 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student-parents/support-subsidies/student-grant/Student%20Grant_Video_Chi_2023.mp4 學生津貼 | 截止日期: 2024/25學年學生津貼申請的截止日期為2024年11月13日。 學生津貼 | 津貼金額: 每名合資格學生可獲一筆過$2,500。 學生津貼 | 銀行戶口資料: 申請人請在申請表格提供完整的銀行戶口資料。申請人姓名必須與銀行紀錄的帳戶持有人名稱相同。如果申請人未能提供完整銀行戶口資料,將會引致教育局無法完成銀行轉帳。銀行戶口號碼必須包括銀行編號。申請人可參閱銀行月結單/存摺,查找戶口的銀行編號。 由於家長一般擁有本地銀行戶口,我們會透過銀行轉帳向家長發放津貼。 學生津貼 | 查詢: 如有查詢,請與教育局學生特別支援組觀塘辦事處聯絡(電郵:stgenquiry@edb.gov.hk;熱線:3850 2000;地址:九龍觀塘觀塘道410號觀點中心10樓1001-3室)。請提供學生姓名、學校名稱、家長姓名和聯絡電話,以方便跟進。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本學年學生津貼安排公布 https://www.news.gov.hk/chi/2024/08/20240830/20240830_163338_363.html 學生津貼 https://www.edb.gov.hk/tc/student-parents/support-subsidies/student-grant/index.html 圖片來源: freepik
🟣[舜禹香港] 簡約公屋住戶有算數 「簡約公屋」住戶特別津貼試驗計劃 津貼金額有幾多?點申請?
梁氐一家已入紙申請簡約公屋 「簡約公屋」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一個過渡的解決方案,讓他們有機會改善生活環境,同時填補短期公營房屋供應不足的缺口。梁氐一家三口一直居住在狹窄的劏房,他們已輪候傳統公屋六年多,早前他們已提交簡約公屋申請。預料二零二四年十二月會有申請結果。如成功申請並入住的話,入住後他們打算透過申請「簡約公屋」住戶特別津貼試驗計劃,如果計劃申請成功,他們會獲得一次性獲得的資助,他們利用這筆錢購買傢俱。 房屋局推出簡約公屋一次性住戶津貼 房屋局推出試驗計劃,為簡約公屋住戶提供一次性特別津貼,減輕他們搬遷和適應新居住環境的開支壓力。津貼不設用途限制,讓住戶更靈活應付各自需要。津貼金額由1,900元至12,550元不等。試驗計劃為期兩年,房屋局局長預計有達21,000戶受惠。 社區資源介紹 |「簡約公屋」住戶特別津貼試驗計劃詳情 簡約公屋住戶津貼 | 申請資格 🔹 申請者及同住家庭成員必須為成功申請和入住「簡約公屋」項目的人士 ; 🔹 申請者及其所有同住家庭成員和人數必須與其在「簡約公屋」申請內已登記的家庭成員的資料相同;及 🔹 申請者或同住家庭成員未曾受惠於「過渡性房屋住戶特別津貼試驗計劃」 https://www.hb.gov.hk/tc/policy/housing/policy/transitional/allowance.html 備註:如曾受惠於本「試驗計劃」的人士因為健康理由或其他特殊因素而必須並成功遷往其他「簡約公屋」項目,可再次提交津貼申請,在提供相關証明文件(例如註冊社工的推薦信),經機構批核和呈報房屋局後,可再獲發放津貼。 簡約公屋住戶津貼 | 申請方法 已提交簡約公屋申請而又有需要的住戶,可於成功申請和入住「簡約公屋」後,向項目營運機構提出申請。 簡約公屋住戶津貼 | 注意事項 🔹 成功領取津貼的住戶須在該單位居住最少一年。 🔹 曾受惠於過渡性房屋住戶特別津貼試驗計劃者則不會獲發此項特別津貼。 簡約公屋住戶津貼 | 津貼金額 「試驗計劃」以每一個住戶為一個發放單位,包括申請者及其所有同住家庭成員。獲發放的津貼金額視乎住戶同住的家人數目和入住項目的地區。 https://www.hb.gov.hk/tc/policy/housing/policy/light_public_housing/lphallowance.html 簡約公屋住戶津貼 | 查詢 查詢可致電話:3464 0811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 https://www.news.gov.hk/chi/2024/09/20240903/20240903_154433_590.html 社區資源: 「簡約公屋」住戶特別津貼試驗計劃 https://www.hb.gov.hk/tc/policy/housing/policy/light_public_housing/lphallowance.html 圖片來源: ac photo freepik 政府新聞網 Now新聞
🟣[舜禹香港] 幼兒中心家長津貼增至$1000 點申請?無需經濟審查?幼兒中心家長津貼申請指南
羅氏夫婦育兒開支大 壓力倍增 羅太太和羅先生是一對典型的中產階級夫婦,他們有兩名子女一個四歲,一個三歲,他們都希望給子女最好的教育和成長環境,但這也意味著不斷上升的開支。 教育費用是他們最大的負擔之一。香港的幼稚園收費並不便宜,尤其是那些所謂的精英學校。李太太和李先生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夠接受最好的教育,因此不惜支付高額的學費。除此之外,還有各種課外活動和興趣班,這些都是為了讓孩子們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生活開支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香港的房屋租金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食品、衣物和日常用品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這對於有兩個年幼孩子的家庭來說,壓力更是倍增。 家長平均每年需花費28.4萬養育孩子 家長較著重子女哪方面? 在香港,養育孩子的成本確實不低。有團體最新調查顯示受訪家長平均每年需花費28.4萬養育孩子。 如果要養育一名小孩至22歲,計及通脹後的總開支為600萬,升幅較16年前的400萬高55%。 調查亦問及家長培育孩子時最重視的價值,大部分家長最著重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價值觀(82%),其次為學業成績(43%)以及財務安排(42%)。比16年前的400萬港元上升了超過50%。這些費用包括日常生活開支、教育費用、興趣班和補習班等。 香港養育一個孩子一定要6百幾萬?其實豐儉由人 香港的生活成本高昂,特別是教育和住屋開支,這使得養育孩子成為一項重大的經濟負擔。根據最新的報告,養育一個孩子至22歲可能需要超過620萬港元。這包括了基礎的生活費用、教育費、醫療保健以及其他可能的開支,如興趣班和海外升學等。另一方面,也有家庭通過精打細算和尋找各種資源,例如公立學校、社區活動和政府補助,來降低這些成本。此外,家庭價值觀和育兒方式的差異,也會導致在孩子教育和成長過程中的投入有所不同。有些家庭可能更注重物質條件和學術成就,而另一些則可能更重視情感交流和個人興趣的培養。這些選擇將直接影響到養育孩子的總成本。總的來說,每個家庭的育兒支出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正所謂「平有平養,貴有貴養」。養育孩子在香港既可以是一項昂貴的投資,也可以是一個經濟上相對可控的過程,這取決於家庭的經濟狀況、價值觀和對孩子未來的期望。 育兒開支壓力大?這些方法幫你減輕負擔 育兒開支確實可以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壓力,但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減輕這些負擔: 🔹 **制定預算**:詳細列出每月的育兒開支,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樣可以更好地控制支出,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 **尋找優惠和折扣**:購買嬰兒用品時,可以多留意各大商場和網店的促銷活動,利用優惠券和折扣碼來節省開支。 🔹 **二手物品**:考慮購買二手的嬰兒用品,如嬰兒車、嬰兒床等。這些物品通常使用時間不長,質量還是很好的。 🔹 **自製嬰兒食品**:自己動手製作嬰兒食品,不僅健康,還能節省不少錢。 🔹 **社區資源**:利用社區提供的免費或低成本的育兒資源,如圖書館的親子活動、社區中心的育兒講座等。 🔹**家庭支援**:尋求家人和朋友的幫助,分擔育兒的部分責任,減輕經濟和心理壓力。 🔹 **靈活工作安排**:如果可能,與雇主協商靈活的工作時間或在家辦公,以減少托兒費用。 🔹 **政府和非政府機構的支援**:了解並申請政府提供的育兒補助和福利,或尋求非政府機構的幫助。 社區資源介紹 |「幼兒中心家長津貼」申請詳情 會福利署由2020年2月起推出「幼兒中心家長津貼」(「家長津貼」),直接津貼家長繳付資助幼兒中心部分的服務費用,相關津貼不設經濟審查。2024年4月起,「家長津貼」由每月最多600元提高至1000元,適用於所有受政府資助的獨立幼兒中心及附設於幼稚園的幼兒中心。欲申請「家長津貼」的家長,可向其子女受託的幼兒中心索取申請表、指引及有關申請文件,填妥同意書後經由所屬的幼兒中心交回社署辦事處。 申請資格: 對象為現正接受全日制資助幼兒中心服務的幼兒的家長。家長可經所屬全日制資助幼兒中心提交「幼兒中心家長津貼」申請,無需入息審查。 備註: 另外以下人士無需額外申請津貼: 🔹正領取綜援計劃下的照顧兒童津貼,幼兒中心月費已全數由綜援支付 🔹已獲其他政府資助而無須支付幼兒中心月費的家長,例如已獲「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學費減免計劃」全數月費減免 津貼金額: 從2024年4月起,津貼金額將從每月最多600元增加至1000元。 申請方法: 家長需填妥申請表並經所屬幼兒中心提交給社會福利署。 可供申請「家長津貼」的幼兒中心名單 >>按此查看<<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family/cat_childcareservice/daychildcares/cccs/ 發放方式: 津貼金額將直接發放至子女所在的幼兒中心,直到幼兒離開全日制資助幼兒中心為止。 若幼兒中途轉至另一所幼兒中心入讀,「家長津貼」亦會隨子女轉至向新的服務中心發放。但如幼兒在同一個月內先後入託不同幼兒中心,該月的「家長津貼」只會發放到第一間幼兒中心。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新聞信報教育:幼兒中心家長津貼增至$1000 https://edu.hkej.com/php/article.detail.php?aid=60279 港生活「幼兒中心家長津貼」(「家長津貼」)申請詳情 https://hk.ulifestyle.com.hk/topic/detail/20021018 社署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family/cat_childcareservice/daychildcares/cccs/ 圖片來源: ac photo freepik
🟣[舜禹香港]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無痛E世代」長者膝痛管理計劃介紹
何婆婆受膝痛問題困擾 現年78歲的何婆婆,受膝痛問題困擾。何婆婆的膝痛主要在活動後加劇,尤其是走路或下樓梯時,膝關節會感到劇烈的疼痛。這讓她不得不減少外出活動,甚至連去市場買菜都變得困難重重。每當她久坐後嘗試站立時,膝部總是感到無力,彷彿失去了支撐的力量。早晨起床時,何婆婆的膝部總是僵硬得難以彎曲,她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慢慢活動開來。這種僵硬感在她久坐後也會出現,讓她感到非常不便。 逾三成長者有膝痛問題 女性停經後患膝關節炎風險高於男性 香港有逾三成60歲或以上長者都有膝痛問題,尤其是退化性膝關節炎。根據中文大學2001年調查發現,本港退行性膝關節炎發病率與西方國家同樣高,而膝關節炎在婦女停經後的發病率更迅速增長。50歲或以上男性,其中17%曾有持續性膝關節疼痛,7%被診斷為患上膝關節炎;至於婦女,50歲或以上當中有24%患有持續性膝關節疼痛,13%診斷為膝關節炎。 面對膝痛問題應從哪方面入手 面對膝痛問題,長者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來緩解不適並改善生活品質。以下是一些專家建議的策略: 🔹 **適當運動**:適度的運動可以增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減少膝蓋的負擔。建議的運動包括游泳、瑜伽和騎自行車等低衝擊活動。 🔹 **體重管理**:過重會增加膝關節的負擔,因此適當減重可以有效減輕膝蓋疼痛。 🔹 **物理治療**: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可以提供針對性的運動和治療方案,幫助增強肌肉和改善關節功能。 🔹 **飲食調整**:健康的飲食有助於減輕膝蓋疼痛。建議多食用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漿及深海魚類,以及抗炎食物如薑和薑黃。 🔹 **正確姿勢**:無論是站立、坐下還是行走,保持正確的姿勢可以減少對膝關節的壓力。 🔹 **使用護膝**:在進行需要大量膝蓋活動的運動時,佩戴護膝可以提供額外的支撐和保護。 🔹 **避免高風險活動**:如爬山或重力運動,這些活動可能會加劇膝蓋的磨損。 🔹 **定期檢查**:定期向醫生諮詢,尤其是在膝痛症狀出現時,以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建議。 社區資源介紹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無痛E世代」長者膝痛管理計劃 https://www.facebook.com/JCEPP/ 是一項由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與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合作的項目,旨在幫助55歲或以上曾/患有膝痛人士通過非藥物治療和自我管理手法來改善膝痛問題。 服務對象: 居住黃大仙、深水埗、南丫島、坪洲、東涌及東區55歲或以上患有膝痛人士。 服務內容: 跨專業團隊評估(由社工提供情緒支援輔導服務) 應用程式運用(教授使用雙膝掌門人APP,長者跟住APP上顯示嘅示範動畫做健體運動,透過遊戲寓運動於娛樂,令日常練習變得充滿樂趣) 自我管理痛症小組(運動班具備物理治療、舒壓放鬆及運動元素) 查詢電話: 3184-5330 / 6389-9122 (WhatsApp) 報名表格 :bit.ly/4be9GyW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信報新聞:膝關節退化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culture/article/3878217/%E8%86%9D%E9%97%9C%E7%AF%80%E9%80%80%E5%8C%96%E6%9C%80%E6%96%B0%E6%B2%BB%E7%99%82%EF%BC%88%E4%B8%83%EF%BC%89 香港經濟日報:【膝關節退化】預防長者跌倒的有效措施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3754015/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無痛E世代」長者膝痛管理計劃 https://www.facebook.com/JCEPP/ 圖片來源: ac photo freepik
🟣[舜禹香港] 家長應如何減低子女網路成癮方法?有咩機構會提供網路成癮支援服務
中三學生傑仔因網絡成隱問題 與家人起衝突 在這個數碼時代,網絡成癮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問題,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傑仔,是一名中學生,就是這個問題的一個典型例子。:「佢返到屋企,第一時間就係打開電腦,同朋友一齊打機同上網。」這種行為模式逐漸引起了他家人的擔憂和不滿。 傑仔的父母覺得他花在網絡上的時間過多,影響了他的學業和家庭生活。他們嘗試與他溝通,希望他能夠減少上網時間,但這卻引發了衝突。傑仔覺得他的父母不理解他,而他的父母則覺得傑仔不願意聽取他們的建議。 香港愈1成學童網絡遊戲成癮 有學童連續觀看視頻90小時 根據機構調查發現,大約11.8%的香港學童存在網絡遊戲成癮問題,男性比例是女性的兩倍,這與心理健康有關的合理範圍(約3-4%)相比超出約三倍。超過3成受訪者曾連續進行網絡遊戲達5小時或以上,最嚴重個案連續玩60小時,另有四成受訪者曾連續觀看視頻5小時以上,最嚴重個案更連續看90小時。這導致他們無法專注於學業和其他興趣,對健康成長造成影響。 網絡遊戲成癮的學童中 高達七成出現抑鬱情緒 香港兒童網絡成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交壓力、學業壓力、家庭環境以及個人心理健康狀況。研究顯示,有超過一成的香港學童存在網絡成癮問題,其中男性比例是女性的兩倍。此外,網絡遊戲成癮的學童中,有高達70%表現出抑鬱情緒,這些數據凸顯了網絡成癮對兒童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因此,家庭、學校和政府需要共同努力,提供適當的教育和支援,以幫助兒童建立健康的網絡使用習慣。 家長應如何減低子女網路成癮方法 為了幫助家長減少子女的網路成癮,以下是一些建議的方法: 🔹 設定明確的上網時間限制,並與孩子共同商定這些規則。 🔹 鼓勵孩子參與其他興趣和活動,以減少對網路的依賴。 🔹 使用過濾軟體和螢幕時間管理工具,幫助孩子提升網路安全意識。 🔹 與孩子討論網路使用的後果,並教導他們負責任地使用網路。 🔹 作為父母,應該以身作則,限制自己的網路使用,特別是在家庭時間。 🔹 為孩子提供正面的獎勵,以鼓勵他們達成減少上網時間的目標。 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家長引導孩子建立健康的網路使用習慣,並減少網路成癮的風險。 社區資源介紹 |家福會「網絡」教育及輔導服務 https://www.hkfws.org.hk/how-we-help/integrated-children-and-youth-services/net- education-and-counselling-service 家福會的「網絡」教育及輔導服務專注於青少年在互聯網使用中的諸多問題,例如沉迷上網、網絡欺凌及不良資訊等。 社區資源介紹 | 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中心 https://www.studenthealth.gov.hk/cindex.html 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亦提供一系列的支援服務和資訊,以協助兒童及青少年健康地使用網絡。這些服務包括個案諮詢、家長工作坊、青年活動等。 社區資源介紹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網開新一面」- 網絡沉溺輔導中心 https://www.hkcs.org/tc/services/online 「網開新一面」旨在幫助青少年重拾生活平衡,健康使用網絡,以對抗網絡沉溺行為。 社區資源介紹 |東華三院照顧有「家」 - 為網絡成癮青少年及其照顧者而設的精神健康支援計劃 https://icapt.tungwahcsd.org/articles/ef 東華三院的「照顧有家」計劃針對6-24歲的網絡成癮青少年及其照顧者,提供免費的輔導與小組服務。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香港01:研究揭12.6%學生網絡遊戲成癮 有人連續打機60小時 逾半感抑鬱 https://www.hk01.com/article/917728?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香港經濟日報:網絡遊戲成癮|香港超過1成學童網絡遊戲成癮 社工分享解決衝突三部曲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755377/ 家福會「網絡」教育及輔導服務 https://www.hkfws.org.hk/how-we-help/integrated-children-and-youth-services/net-education-and-counselling-service 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中心 https://www.studenthealth.gov.hk/cindex.html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網開新一面」- 網絡沉溺輔導中心 https://www.hkcs.org/tc/services/online 東華三院照顧有「家」 - 為網絡成癮青少年及其照顧者而設的精神健康支援計劃 https://icapt.tungwahcsd.org/articles/ef 圖片來源: ac photo freepik
🟣[舜禹香港] 鄰居應如何幫手隱蔽長者?隱蔽長者支援服務介紹
觀塘區一對母子被揭發倒斃在寓所內 生前無提出需要特別福利支援 居住觀塘區一對母子被揭發倒斃在寓所內。涉事82歲母親為長期病患,並要長期臥床,由任職保安員的60歲兒子照顧日常起居飲食,懷疑兒子意外暈倒失救死亡,母親則因缺乏照顧而死。 社署表示,案中兩人屬綜援受助家庭,2023年11月曾進行家訪,母子當時未提出需要特別福利支援,因此未能主動提供協助。 長者因為要照顧家人而被逼隱蔽 長者變得隱蔽,除了因為身體狀況轉差,或不善於交際,不懂得求助外,部分長者因為要照顧家人而被逼隱蔽,有時候並非不想有人幫他們,但奈何要廿四小時全天候照顧家中的丈夫、太太或父母,因此剩餘的空間時間接近沒有。 今年九十八歲謝伯伯與八十八歲的太太住在長沙灣區的舊樓宇,子女很早已經自組家庭,剩下夫婦倆互相守望。妻子因為痛症困擾,導致不良於行。她的一切生活起居都由謝伯伯負責照顧:「每天煮兩餐飯、起床、梳洗、去廁所都一樣要我照顧。我好耐無出街啦,太太曾經跌倒,所以我點放心佢一個人留喺屋企?」 全港大約有三十二萬戶獨居及雙老家庭 全港大約有三十二萬戶獨居及雙老家庭,其中部分屬於隱蔽長者。他們社交孤立,缺乏人際支援。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六十歲或以上自殺死亡的個案。二零二二年約有四百七十多宗。 發揮鄰舍互助精神 減低家庭倫常慘案發生 鄰居在幫助隱蔽長者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方法: 1. **建立聯繫**:平時多關心鄰居,主動打招呼,建立信任和友好的關係。這樣當長者需要幫助時,他們會更願意向你求助。 2. **觀察異常情況**:留意長者的日常狀況,如發現他們長時間不出門、情緒低落或身體狀況變差,可以主動關心和詢問。 3. **提供實際幫助**:如果長者需要幫忙搬運物品、購買日用品或處理家務,可以主動提供幫助。 4. **分享資訊**:讓長者了解社區內的支援服務,如長者中心、社區活動和健康檢查等,並幫助他們聯繫相關機構。 5. **尋求專業幫助**:如果發現長者有嚴重的健康或心理問題,可以聯繫社工或相關機構尋求專業幫助。 6. **參與社區活動**:鼓勵長者參加社區活動,增加他們的社交機會,減少孤立感。 7. **報警求助**:如果發現長者有即時危險,如身體受傷或被虐待,應立即報警求助。 鄰居應與長者機構協同合作 全港目前有214間長者地區中心,但即使搞不清楚權責誰屬,鄰居也不用苦惱。因為各個中心之間有協作,只要向其中一間就近中心求助,社工了解情況後便會轉介合適服務,關鍵是願意開口求援。 社區資源介紹 | 長者地區中心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elderly/cat_commsupp/elderly_centres/ 長者地區中心是地區層面的長者社區支援服務,目的是讓長者留在社區安老,過着健康、受尊重及有尊嚴生活,與及提昇他們社區參與度,同時亦推動社會大眾共同建立關懷的社區。中心主要的服務對象為年滿60歲或以上在區內居住的長者、護老者及其他社區人士。 每間長者地區中心各有一支「長者支援服務隊」,透過外展服務及社區網絡,識別有需要的隱蔽長者,然後定期家訪或電話關顧。鄰舍中心未必有外展隊,但都會有一名專責社工跟進隱蔽長者個案。 中心提供各種社會服務,如護老者支持、膳食服務、輔導及外展網絡,旨在滿足社區內長者的多樣需求。 長者地區中心通常的營業時間為週一至週六上午9:00至下午5:00,但各中心的具體開放時間可能會有所不同。 資料來源: 信報新聞:孫玉菡:觀塘母子屬綜援家庭 無提出需要特別福利支援 https://www2.hkej.com/instantnews/current/article/3843391/%E5%AD%AB%E7%8E%89%E8%8F%A1%3A%E8%A7%80%E5%A1%98%E6%AF%8D%E5%AD%90%E5%B1%AC%E7%B6%9C%E6%8F%B4%E5%AE%B6%E5%BA%AD+%E7%84%A1%E6%8F%90%E5%87%BA%E9%9C%80%E8%A6%81%E7%89%B9%E5%88%A5%E7%A6%8F%E5%88%A9%E6%94%AF%E6%8F%B4 長者地區中心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elderly/cat_commsupp/elderly_centres/ 鏗鏘集:隱蔽長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li6w4yCRqI 圖片來源: ac photo freepik
🟣[舜禹香港] 父母應該把子女送到寄宿學校嗎?父母應如何與子女保持親密關係?🤔各機構改善家庭關係資源
孩子成長的十字路口 寄宿學校的新趨勢 寄宿學校一直是教育選擇中的一個熱門話題。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學甚至小學開始提供宿舍服務,家長們面臨著是否應該讓孩子離家的艱難決定。這個選擇不僅涉及到孩子的教育和成長,還涉及到家庭的價值觀和期望。 黃太女兒欠缺生活技能 為了女兒提升自理能力轉到寄宿學校 黃太育有一個現年17歲女兒。女兒自小便由外傭照顧,生活無憂無慮,這樣令她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微波爐都唔識用、食完水果會問:「係咩生果嚟?」”這些小插曲讓黃太育意識到,女兒需要學會獨立。為了女兒提升自理能力兩年前轉到寄宿學校。 香港目前有14所寄宿學校 培養學生獨立自理能力 本地寄宿學校不多,但有些家長會選擇提供寄宿服務的學校,香港目前擁有14所寄宿學校,其中包括4所官津學校、7所直資學校及3所私立/國際學校。這些學校提供各種宿舍設施及教學模式,寄宿過程培養學生獨立自理能力,讓學生與同齡協作,學習互相包容及尊重,在寄宿生活的團隊合作中處理人際關係,對他們日後待人處事亦有幫助,也為他們升學或海外留學前作準備。 家長與孩子應坦誠溝通 不能做直升機父母 現在的家長普遍只生育一兩個孩子,家長對子女的學業成績較緊張,往往忽略他們其他方面的發展。有時家長為做得太多,反而令他們失去一些機會。家長如果事事緊張,何時才學會放手?為了幫助家長減輕對子女寄宿生活的擔憂,建議家長與孩子進行開放且坦誠的溝通,了解他們的期望和擔憂。即使孩子在寄宿學校,雖然距離增加,但父母的關心和陪伴仍然是子女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把子女寄宿學校家長的考慮因素 其實很難界定甚麼時候把孩子送往寄宿學校方算最適當,因為當中還存在很多考慮因素: 🔹 學校選擇的重要性: 家長在為子女選擇寄宿學校時,需要考量學校的學術水平、學生的個性和自理能力等因素。 🔹 孩子的成熟度:子女的心智是否成熟,是否懂得照顧自己和跟別人相處等,這跟實際年齡未必掛勾。 🔹 尊重子女意願:若子女本身對於寄宿學校的形式抗拒,家長一廂情願為孩子安排了一切。強逼子女入讀也只會本末倒置,入讀前,家長亦應仔細瞭解學校的運作模式和辦學方針,決定是否適合孩子。 父母應如何與子女保持親密關係? 當子女在寄宿學校度過大部分時間時,父母仍然可以保持親密關係。以下是一些建議: 1. **保持聯繫**:每天利用電話或互聯網與子女保持溝通,瞭解他們在校的情況。 2. **信任與支持**:建立與子女之間的信任,讓他們知道你支持他們的選擇。尊重孩子的獨立性,但也表達你的關心和關注。 3. **共讀時間**:如果有機會,進行親子共讀。閱讀是一個良好的交流方式,也有助於加深親子關係。 社區資源介紹 | 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家庭生活教育、親子活動、輔導)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family/cat_family/ifs/ 為有需要的個人及家庭提供諮詢服務、服務資源及資訊、家庭生活教育、親子活動、小組工作服務、活動計劃、義工培訓及服務、外展服務、輔導服務和轉介服務等。 香港小童群益會(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均衡發展) https://www.bgca.org.hk/ 旨在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均衡發展,促進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家庭支援網絡隊(九龍城、深水埗及油尖旺區)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comm/ngofsnt/ 為居於九龍城、深水埗及油尖旺區的弱勢家庭提供外展及社區網絡服務,並在有需要時提供適時介入服務。 社區中心親子活動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comm/commcenter/ 許多社區中心提供各式各樣的親子活動,包括中秋DIY燈籠製作、桌遊等,這些活動有助於親子關係及孩子成長發展。 資料來源: 晴報:小學生寄宿培養自理 校長︰父母要學會放手https://skypost.hk/article/3232894/%E5%B0%8F%E5%AD%B8%E7%94%9F%E5%AF%84%E5%AE%BF%E5%9F%B9%E9%A4%8A%E8%87%AA%E7%90%86-%E6%A0%A1%E9%95%B7-%E7%88%B6%E6%AF%8D%E8%A6%81%E5%AD%B8%E6%9C%83%E6%94%BE%E6%89%8B 橙新聞:想孩子學會自理真要出國?13間香港寄宿學校一樣做到! https://www.orangenews.hk/promotion/1125369/?utm_source=newscopy&utm_medium=referral 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family/cat_family/ifs/ 香港小童群益會 https://www.bgca.org.hk/ 家庭支援網絡隊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comm/ngofsnt/ 社區中心親子活動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comm/commcenter/ 圖片來源: ac photo freepik

Leave your valuable feedback

You are welcome to leave your comments about Sunyu Academy. Whether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home services that are relevant to you, or want to give your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to Sunyu Academy, as well as your passion to be the sunshine of Sunyu Academy,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leave a message! We will get back to you as soon as possible within working days, thank you!

Your submission has been received!
Something went wrong while submitting the form.